當別的車企還在為海運價格暴漲發愁時,比亞迪已經悄悄搞起了“副業”——開船廠。
6月21日,比亞迪第五艘汽車運輸船西安號正式交付,名字一公布,西安網友集體沸騰:以前是‘比亞迪從西安出發’,現在是‘西安從比亞迪出發’!
這波操作,屬實是把城市營銷玩成了雙向奔赴。
不得不說,比亞迪造船的速度,比某些車企推新車的節奏還快。
從“深圳號”到“西安號”,短短一年半,五艘海上4S店陸續下水,每艘能塞下9200輛車,甲板層數比你家小區樓層還高。
更離譜的是,這些船全是LNG雙燃料驅動,燒天然氣比燒油環保,連跑船都要卷碳中和。
比亞迪這是要把陸地賽道上的電動化霸權直接復制到公海啊!
但比亞迪搞船隊真不是為了炫富。
去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飆到全球第一,比亞迪以 427萬輛的銷量位居第一,結果海運艙位緊張到堪比早高峰地鐵,運費一度暴漲300%。
其他車企還在排隊等貨輪時,比亞迪直接掏出自建物流的土豪劇本:運不出去?那我自己開船!
結果就是:歐洲人下單元PLUS,從下單到提車比某些外賣還快;南美經銷商再也不用掰著手指算船期盲盒。
網友辣評:原來比亞迪的垂直整合連海洋都不放過……
當然,這波操作背后全是心機。
一來,自家船隊能把單車運輸成本砍掉30%,相當于給海外車價偷偷加了降價Buff。
二來,船身上明晃晃的“BYD”Logo開進各國港口,簡直就是移動廣告牌。
最絕的是,船名清一色用國內城市,深圳、常州、合肥、長沙、西安,搞得老外以為中國城市集體轉型汽車港口業了。
西安領導出席交船儀式時,嘴角估計比AK還難壓:咱西安現在不止有兵馬俑,還有兵馬俑PLUS(海運版)。
不過,比亞迪的航海王夢想可不止于省錢,而是打造比亞迪出海新起點。
眼下中國每出口3輛新能源車,就有1輛是比亞迪,但國際物流命脈卻捏在外資船公司手里。
比亞迪這波國車國運,簡直是對卡脖子說拜拜的教科書示范。
隔壁特斯拉看了可能想哭:自家車還在大西洋上漂著呢,比亞迪的船已經繞地球半圈了。
說到底,從電池廠到造船廠,比亞迪的跨界人設越來越迷。
有人調侃:下次是不是該造飛機了?畢竟‘BYD’聽起來比某舟靠譜。
但玩笑歸玩笑,當別人還在內卷價格時,比亞迪已經卷到了海運、金融、甚至國家戰略層面,這種降維打擊”,才是真正的格局打開”。
最后拋個問題:比亞迪船隊名字都快湊齊“新一線城市”了,下一艘會不會叫“蚌埠號”?
當中國車企集體開始買船,全球航運公司會不會連夜改行去造車?評論區交出你的腦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