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為如同一座冰山,可見的只是表面一小部分,而真正驅(qū)動行為的復雜心理機制則深藏水下。
1973年,美國心理學家戴維·麥克利蘭提出了冰山模型,他將人的素質(zhì)類比為冰山,分為兩個部分:可見的“冰山以上部分”和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的部分包括基本知識、技能,這些都是外在的表現(xiàn),容易觀察和測量,也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fā)展,但無法預測長期工作表現(xiàn)。
冰山以下的部分包括能力、個性、價值觀和動機,這些都是內(nèi)在的、難以測量,需通過長期觀察或心理評估才能識別,具有較強穩(wěn)定性。這些部分不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改變,但它們對人的行為和表現(xiàn)有著關(guān)鍵性的作用。
通常,人們只能看到冰山以上的部分,也就是知識和技能。而冰山以下的70%才是真正決定一個人行為的內(nèi)在因素。該模型的價值在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面、深入的自我認知框架。
通過理解和探索這個模型,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制定更有效的個人發(fā)展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