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人們常常被風熱感冒、中暑、腹瀉以及燙傷、燒傷、蚊蟲叮咬等疾患所困擾。如在家中自備一些炎夏常用成藥,便能及時解除疾病帶來的痛苦和煩惱。
圖片來源:攝圖網
清凉油
由薄荷腦、樟腦、薄荷油、桉葉油、樟腦油、丁香油、桂皮油等配制而成,具有淸凉、擴散的作用。一般的傷風頭痛、受暑眩暈癥,用少許擦于印堂穴、左右太陽穴處,即可起消痛止暈的作用。蚊蟲叮咬、皮膚瘙癢或輕度燙傷,用淸凉油涂擦患處,可活血消腫、鎮痛止癢。
十滴水
又名救急水。由大黃、辣椒、小茴香、姜、桂皮、樟腦、薄荷油和乙醇等制成,具有通竅、利氣、健胃、除濕的功用。主要適用于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腸胃不適等癥。
成人每次服10~40滴,小兒每次服10~20滴,孕婦忌用。
人丹
又名仁丹。由薄荷腦、冰片、桂皮、砂仁、丁香、姜、八角、茴香、白胡椒、木香、兒茶等十味中藥制成,功用為清涼解暑、祛風舒氣、健胃生津。炎夏出差、旅游隨身攜帶,對治療中暑、暈車、消化不良等癥尤其適宜。
藿香正氣丸(水、散)
該藥具有解毒和中、健脾燥濕之功用,由藿香、蘇葉、桔梗、陳皮、茯苓、白術、厚樸、大腹皮等中藥制成。對盛夏感受暑濕所致的四肢酸重乏力、胸悶心煩、惡心、嘔吐、腸鳴腹瀉等癥有獨特療效。
成人每次服-包,日服2次。
黃連素
由黃連素等中藥提煉制作而成,具有抗菌、消炎、止瀉的作用,可用于盛夏因食用腐壞變質食品或不潔食物引起的急性腸炎、腹瀉、細菌性痢疾等病癥。
服用方法為成人每次3片,日服3次,小兒酌減。
燒傷藥
由地榆、虎杖、黃連、白及、忍冬藤、冰片等中藥制成,適用于夏季因火、開水等燙、燒傷患者,有保護創面、減少創面水分蒸發、減輕疼痛和防止局部感染的作用。
使用時先將藥水搖勻,用消毒棉球蘸取藥水,輕輕涂于淸潔后的創面,每日3一4次。
痱子粉
由薄荷、水楊酸、硼酸、氧化鋅、滑石粉等加工制成,有淸熱解濕、祛風止癢之功效,主要用于防治痱子。
使用前需用溫水洗澡,擦干身體,然后將藥粉撲在頸部前后、腋下、腿根等易生痱子或痱子處。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忌用。
文/楊吉生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