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A媽在育兒群里分享:“夏天吹不吹空調,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卻能悄悄拉開孩子差距。”
大家很是不理解,紛紛詢問為什么?
A媽說,我給你們講下我家孩子的情況你們就明白了。
前年我家孩子讓奶奶帶回去過暑假,老人家不怎么怕熱,也舍不得開空調。
結果因為天氣太熱,孩子身上長了很多痱子,老是瘙癢抓撓。
晚上又熱,痱子又癢,根本睡不好覺。
夏天熱的孩子食欲也跟著下降。
暑假2個月幾乎沒長高,體重還瘦了些。
去年暑假吸取教訓,上午涼快的時候,就讓孩子在外面玩。
中午午休和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給孩子開空調。
孩子一個暑假都沒有長痱子,有時候在外面外面玩的太熱的時候冒一點,但是中午在空調房里休息一下就消了。
孩子晚上也能睡的踏實,白天精神也很好,暑假2個月長了5厘米。
不管是孩子的學習狀態、睡眠狀態還是身體發育還是情緒狀態不要好太多。
都說空調吹多了容易得“空調病”,其實吹對了空調真的對孩子來說很關鍵。
對孩子而言,夏天空調其實比風扇更友好
風扇其實從來都不能降溫,只能散熱,將熱是從高溫的地方轉移到低溫的地方。
風扇通過扇葉轉動加快空氣流動,產生風流,加快空氣和人體皮膚的熱交換,當皮膚表面的“熱空氣”被帶走,或者風流加速汗液的蒸發,帶走熱量,給人一種很涼快的感覺。
這對人體體溫調節能力要求更高,而小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尚在發育中。
大人知冷知熱,身體自動調節能力強。
但是有時候孩子明明滿頭大汗,還是覺得不熱,大夏天可以穿個毛拖鞋。
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沒有成人強,出汗后被風一吹,反而更容易感冒。
而且在特別炎熱的天氣或者中午,風都是熱的情況下,風扇吹出來的風自然也是熱的,就起不到很明顯的散熱效果。
風扇雖好,但只適合微熱的時候。
孩子吹空調的貼心指南
孩子要想帶得好,很多細節要考慮,就比如吹空調這件事,吹錯了也傷害孩子。
吹空調第一點:空調清洗要到位
空調濾網是灰塵、塵螨、霉菌的“聚集地”,尤其是家有呼吸道敏感,過敏性鼻炎或者哮喘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按時清洗空調。
不然空調里面藏著的就是孩子生病的“過敏源”。
最好是每個月清洗一下空調濾網,每年使用前清洗空調。
吹空調第二點:溫度不宜過低
我們家夏季空調有個黃金公式,非常好用,分享給每個帶娃的家長。
溫度27℃+最低風速+風口朝上+睡眠模式+一盆水。
再給孩子穿個睡袋或者蓋上一個小毛毯,晚上睡覺剛剛好,即使孩子踢被子了也不擔心著涼。
這樣既省電又舒適,風口朝上,既避免了對著人吹,也能讓房間空氣流動。
因為熱空氣會往上走,冷空氣會往下走。
不過這個設置我覺得要看空調效果和個人體質,大家可以自己調整一下。
溫度設置在26-28℃之間,同時房間里放盆涼水或者加濕器。
可以很好地保證睡眠時的溫度和濕度,安睡一整晚也不會不舒適。
吹空調第三點:不要忽冷忽熱進出空調房
一會戶外高溫,一會空調房低溫,大人都不一定受得了。
何況體溫調節能力弱的孩子,這樣特別容易產生“不適感”。
比如:頭暈頭痛、食欲不振、想吐等。
比如晚上睡覺可以給空調設置個定時,比如孩子7點多起床,就定時到6點多關閉空調。
這個時候,房間的溫度就會慢慢上升,但又不會立馬熱得睡不著。
這樣等孩子醒來從房間出來就不會忽冷忽熱的。
早上空氣還算涼快,適當的時候可以去樹蔭下活動活動,孩子也不用24小時呆在空調房。
在外面瘋玩回來也是要注意,不要讓孩子立馬進入空調房,或者里面打開空調,可以打開門現在門口緩一緩,把身上的汗擦干。
這樣孩子就不容易被“溫差”給打倒了。
吹空調第四點:要定期開窗通風
長期緊閉門窗,空氣不流通,各種有害物質就容易在房間里堆積。
對于敏感體質的孩子來說,更加不友好。
建議每天至少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以上。
比如早上起床后開窗通風,傍晚外出散步時,開窗通風一下。
讓室外新鮮空氣進入室內。
總而言之,低熱風扇高熱空調。
不要貪圖省電而不管孩子身心發育,也不要圖涼快而忽視孩子體質。
空調吹得好,養娃煩惱少。
節約重要,舒適同樣重要,涼爽重要,健康同樣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