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之家 | 溫暖駐外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駐外之家人才網
www.zhuwaizhijia.com
來源:駐肯尼亞使館
6月19日,肯尼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長李·金揚朱在當地發行量最大紙媒《民族報》上發表題為《肯尼亞必須用好中國的開放機會》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作為世界經濟秩序的關鍵參與者,中國故事鼓舞人心、令人贊嘆。
在今年的 中非合作論壇成果落實協調人部長級會議 上,中國政府宣布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舉措。這意味著中國贈送非洲一份大禮包,可以讓非洲大陸實現繁榮、就業機遇和自尊心的大禮。換句話說,中國正告訴非洲:我愿幫你筑夢,一個屬于你們自己的夢想。
當我參觀肯尼亞展位時,驚喜地得知許多參展商在第二天就庫存售罄。甚至還有客戶非要購買展示的茶葉樣品,以至于接下來的活動中沒有樣品可以展示。
中國擁有14億人口,在實現自給自足這一艱巨任務的同時,中國產品還能保持全球競爭力。歷史上,中國曾是最大的食品、礦產進口國。假如非洲國家可以向中國供應其所需大豆、豬肉、牛肉、雞肉以及堅果總量的5%,那有利于促進整個非洲大陸的發展。這是我們必須實現的夢想。這個機遇不僅可以孕育出新一代專注于中國市場的本地企業,還可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貿易不平衡問題。
但問題在于,糧食不足的非洲大陸如何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呢?答案是加強戰略規劃和市場調節。我們需要大規模商業化農業,以及對小農戶生產的整合與集約化管理,以滿足出口門檻要求。同時,這也有望吸引中國對相關行業領域的投資。鑒于出口市場明確且經濟持續發展,高投資回報率對企業投資有吸引力。
肯尼亞長期以來一直是歐洲、美國以及中國的原材料商品來源國。而這些原材料商品經過國外加工后,通常以三倍的價格返銷肯尼亞。原材料的運輸成本很高,通過加工制造增加附加值,這才是出口貿易的喜人前景。
咖啡、茶葉、可可、夏威夷果等都存在類似情況。經過幾十年來的資源掠奪與外部加工,非洲大陸特別是青年一代陷入貧窮、失業、犯罪和無助的困境。扭轉這一局面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商品附加值、專注提升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簡單說就是只出口加工過的產品。
投資、貿易和工業部將繼續服務肯尼亞各行各業,推動本地產品和標準符合出口市場的要求,推動產品包裝改進和配套金融產品的優化,以推動肯尼亞出口增長。
來源:國際商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