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nico
如果要列出最冷門的中國寶藏旅游城市,內蒙古的C牌城市——烏海算一個。
置身于此,不僅能領略浩渺的烏海湖,還能沉浸于“沙、海、山、城”共生共存的城市奇觀之中。
△烏海黃河灘島。(圖/視覺中國)
這獨一無二的景觀,源于烏海獨特的地理格局。
從地圖上看,烏海東倚巍峨的甘德爾山,西眺連綿沙漠,南擁浩渺湖波。這座被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漠三大沙漠所環繞的城市,因為擁有寶貴的水資源,又被譽為“沙漠綠洲”“水上新城”。
此外,近70年的移民潮在這里沉淀了豐富的文化,使其成為荒漠中一顆無可取代的明珠。
△烏海黃河濕地景觀區。(圖/視覺中國)
初見烏海,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字是“仙”。
這“仙氣”不像江南的氤氳繾綣,而是一種自荒漠中迸發的生命感。最有名氣的烏海湖,正是這種磅礴仙韻的化身。
△烏海湖。(圖/視覺中國)
佇立烏海湖岸邊,放眼望去,就像看到了20世紀90年代電影中流浪俠客們的世界,詩意與曠遠并存。它的東岸是一片蘆葦蕩,常有紅嘴鷗鳴叫著掠過水面;西岸則是連綿起伏的金色沙丘,偶爾可見駱駝的身影在沙脊上緩緩移動,鈴聲悠遠。
清澈碧綠的湖水倒映著千變萬化的云彩。最美當屬日落時分,晚霞將天空和湖水都染成金紅色,沙丘變成深色的剪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便毫無遮擋地呈現眼前。
△烏海湖湖岸的沙漠景觀。(圖/視覺中國)
烏海湖雖不是海,卻把海的浪漫搬入了大漠。2013年蓄水完成的烏海湖,實際上是國家西部大開發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自然形成的庫區。黃河在這里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澄澈水域,體量之大,相當于18個西湖。
烏海湖是烏海浪漫氣質的代表。西北工業城市的“海”,把江南的秀美和塞北的豪邁巧妙融合。在這里,不僅能乘船近距離觀察棲息的遺鷗、蓑羽鶴等珍稀鳥類,還能在沙漠邊緣露營。枕著金沙、聽著浪聲入眠,誰分得清這是西北還是海濱?
烏海是一座移民城市,雖地處內蒙古西部,但作為多民族交融的節點城市,其人文風情同樣豐富多彩。
這豐富性,一方面體現在信仰的多元交融上。譬如坐落于烏海市海南區圖海山山腰的滿巴拉僧廟,便是西藏文化在內蒙古地區留下的印跡,因其建筑風格形似拉薩布達拉宮,故而得名“小布達拉宮”。
△滿巴拉僧廟一景。(圖/視覺中國)
另一方面,則深藏于煙火蒸騰的美食江湖之中。
烏海地區曾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動區域,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在此留下足跡。直到20世紀初,烏海地區仍是居民稀少的荒蕪之地。
20世紀50年代,國家大力發展重工業,“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展開,五湖四海的農牧民、知青、技術人才紛紛匯聚于此。60年代,伴隨煤炭、化工業的持續發展,烏海人口激增。天南地北的逐夢者帶來了各地飲食基因,豐富了這座內蒙古城市的美食江湖。
△烏海城市景觀。(圖/視覺中國)
拿烏海人餐桌上的常客“羊肉”來說,與西安的醬鹵不同,烏海人更注重羊肉的鮮嫩口感,以及大口吃肉的豪邁快意。羊肉通常連骨帶肉一起燉,加鹽、花椒和姜,燉到湯汁滲透在每一塊肉里,散發出濃郁的肉香。
尤為出名的紅柳枝烤羊肉串,則是烏海小吃文化的佼佼者。它的做法特色在于紅柳枝,把腌制好的羊肉用洗凈的紅柳枝串起,武火逼出油香,不用過多的調料,已是滋味無限。
為什么不用鐵簽子?這背后另有說法。古代的鹽業遠不如今日發達,鹽是珍貴物資。而智慧的邊疆牧人發現,隨手可得的紅柳枝經火一烤,竟能滲出咸味,于是它順理成章地成為烤羊肉串的天然簽子,直到今天在燒烤界的地位依然無可撼動。
△紅柳枝烤羊肉串。(圖/視覺中國)
除此以外,地道的烏海烤羊蹄、金刀烤羊背,強調大口吃、大口享受的酣暢感,又都保留了獨屬于西北的飲食風情。
烏海別名獅城,“海”字取自“海勃灣”的蒙古語和藏語名稱演變,意為“雄獅之灣”;“烏”則指這片土地下蘊藏的豐富煤炭,人稱“烏金之海”。
豐富的煤炭儲量,支撐了烏海數十年的興盛。然而,如同許多資源型城市走過的路,當輝煌的頂點過去,資源枯竭的挑戰便到來。聰明的烏海人不僅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治沙,更利用沙地種出了美味經濟。
△內蒙古烏海市庫布齊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試驗示范項目基地,綠意盎然的農作物長勢喜人。(圖/視覺中國)
譬如,在用于防風固沙的梭梭林下,烏海人巧妙地嫁接種植了珍貴的“沙漠人參”——肉蓯蓉。這種神奇的藥材自身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靠汲取梭梭的養分精華長大。
《神農本草經》中對肉蓯蓉有詳細記載:肉蓯蓉,味甘,微溫,“養五臟,強陰,益精氣”。中國對肉蓯蓉的使用歷史已有2000多年,如今通過對肉蓯蓉的再加工,蓯蓉原漿、蓯蓉切片,已經建立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另一項更為浪漫的探索,是在沙丘邊緣種植葡萄。比起全國聞名的新疆吐魯番地區,烏海則顯得格外低調。事實上,從20世紀60年代初發展至今,烏海已擁有葡萄基地近3萬畝,是內蒙古自治區規模最大的葡萄商品生產基地。
△烏海葡萄與葡萄酒。(圖/視覺中國)
與法國波爾多處在同一緯度的烏海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恰好能提供種植葡萄的良好環境,培育出風味迷人、口感多層次的烏海葡萄,同時也釀造了香醇的葡萄酒。
這片曾經被風沙和煤灰困擾的土地上,靠著人們的努力與智慧,小城經濟得以重新生長,也孕育出了獨有的美味經濟。
烏海的硬核,在于風景,在于美食。不管你對它的印象如何,不管它在旅游博主的口中有多么冷門,只要踏入這座奇幻的沙海奇城,每個人都能尋找到愛上它的N個理由。
編輯:曾寶氣;校對:遇見;排版:彭圣婕
“什么時候來感受烏海的浪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