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Pixabay
撰文 | 宋文法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主要通過飲食攝入或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合成。維生素D在人體中扮演著多種重要角色,包括維持骨骼健康、調節免疫系統、促進胰島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謝等。
維生素D不足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影響全球約37%的人,而在中國,約72%的人存在維生素D不足。
慢性肝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硬化、肝炎、肝細胞癌(HCC)等,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肝硬化和肝細胞癌是導致死亡的主要類型。
2025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團隊在《國際癌癥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vitamin D-related variants,and risk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的研究論文。
研究顯示,較高的血清25(OH)D水平或能護肝,與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風險分別降低30%、57%和35%相關,此外,這種保護作用在具有低維生素D受體活性的個體中更為顯著。
圖:論文截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 UK Biobank 隊列中超40萬人,年齡在37-73歲之間,基線時沒有慢性肝病,通過血液樣本測量了血清25(OH)D濃度,并通過維生素D結合蛋白(VDBP)基因計算出25(OH)D與VDBP的親和力值,還評估了維生素D受體(VDR)的活性,分析了血清25-羥基維生素D(25(OH)D)與慢性肝病風險之間的關系。
總的來講,在所有參與者中,約12%的人屬于維生素D缺乏(25(OH)D<25 nmol/L),42%維生素D不足(25-50 nmol/L),46%維生素D充足(≥50 nmol/L)。
在平均15年的隨訪期間,共有4404例脂肪肝、1989例肝硬化和480例肝癌的發生。
結果發現,與維生素D缺乏的人相比,維生素D充足的人患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風險分別降低30%、57%和35%。
此外,對于其他慢性肝病類型,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包括肝纖維化、酒精性肝硬化、門脈高壓、肝硬化性肝癌等。
進一步分析發現,25(OH)D與VDBP的親和力、維生素D受體活性可以影響25(OH)D與慢性肝病風險之間的關聯。
具體來說,在維生素D受體活性、親和力較低的人群中,較高水平的維生素D對肝的保護作用更顯著。
維D為什么能護肝?
對于其中潛在的機制,研究指出,維生素D可能通過調節血糖穩態和改善胰島素抵抗來降低慢性肝病的風險,可能通過抗纖維化作用來預防肝纖維化的發展。
此外,此前研究表明,維生素D及其活性形式能夠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減少炎癥反應,并誘導肝癌細胞凋亡。
這些潛在機制共同作用,可能解釋了維生素D的護肝作用,表明維生素D在肝臟健康中具有多方面的保護作用。
綜上,這項研究強調了維持足夠的血清維生素D水平對于預防慢性肝病的重要性,不僅強調了維生素D對肝臟健康的保護作用,還突出了遺傳因素在其中的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https://doi.org/10.1002/ijc.35522
助力醫學研究高質量發展,推動醫療科技創新轉化!
研究設計|課題申報|數據挖掘|統計分析
生信分析|選題指導|寫作指導|評審指導
選刊投稿指導|研究項目指導|定制化培訓
定制化研究設計|真實世界研究(RWS)實施
聯系醫諾維
醫諾維,一站式科研平臺,科研合作請點擊公眾號菜單“科研合作”。
轉載、進群、宣傳研究成果、新聞稿、課題組招聘、企業宣傳推廣等,請掃碼添加小編,切記注明來意。
(請注明來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