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林
(識局微信公共賬號zhijuzk)
最近,我的朋友老張很郁悶。
正在歡天喜地準備迎接新工作的他,因為意向公司的一個背調中的小問題,導致他沒拿到offer,與心目中的工作崗位失之交臂。
這個小問題,竟然是背調中發現他前兩年有一筆信用卡還款逾期。
當時因為他忙于項目,忘記了還款時間,所以比約定的還款時間晚了兩天,后來不得不因此還多花了一二百塊錢的利息和逾期費用。
說實話,銀行的信用卡掙錢其實主要還要依靠這種因為無法在還款日前還錢而產生的利息和費用。
否則大家都按時還錢,相當于銀行為所有用戶承擔一個多月的無息貸款,那銀行還掙什么錢呢?
但是公司不管你什么解釋,背調結果不好,HR就直接告知老張無法錄用了。
按說老張這剛剛三十出頭的年齡,還沒到35歲的門檻,正是職場最容易找工作的年齡段。
一方面有學歷,更重要的是已經積累了五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入職即可上手。
這種員工,很多公司都視為香餑餑,所以老張也想趁著35歲門檻到來之前跳槽以求更好的發展。
但是,只能說現在職場實在是太卷了,像老張這樣的有經驗的職場人,在之前工作隨便挑,可能都有好幾家下家在等才勉強辭職。
但是現在,找工作的人多,招人的公司成了挑挑揀揀的那一方。
目前找工作,動不動就背景調查,即使是在上家工作表現不錯的人,背調過程中也可能像老張這樣被抓住一點瑕疵,被拒絕錄用,無形中給職場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背景調查,其原意本來應該是針對較高端的崗位,比如一個公司要招聘一個副總,工資給的又高,招聘成本比較大,那確實應該好好調查一下,看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而且,所需要調查的,本應該是有無犯罪記錄、有無被處罰的記錄等等,以此來作為公司對應聘人的考量,這本來無可厚非。
我國法律都規定了不許有性別、民族、年齡等歧視,只要應聘人沒有違法記錄,且符合公司用人標準,按理說都沒什么問題。
但是,目前的背調,明顯擴大化了,不但擴大到普通的崗位,而且連背調內容都嚴重擴大。
背調核實一下個人信息、學歷、工作經歷等等,在我國一般還是被接受的,畢竟所有單位入職都需要填寫這些信息。
而背調加上收入信息核實、同事關系調查、訴訟記錄、投資記錄、婚姻調查等等,這些信息其實已經超出了工作要求的范圍。
應聘者投資純粹是個人行為,難道自己有了錢怎么投資還要規定?
再比如訴訟,如果應聘者主動維權或者被動應訴,在法治社會本就是正常現象,難道因為這個就不予錄用?
我國對一些個人信息的隱私保護也不如國外那么嚴格,如果在國外有公司膽敢調查這些個人信息,估計公司早就被告得破產了吧?
更扯就是調查最近工作表現或者同事關系的,很可能要換工作的人正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不想在上家待下去而跳槽的,再去調查他的工作表現,上家很可能就不會說什么好話。
現實中也證明了,因為上家沒說好話,導致公司對應聘者存疑從而拒絕,這種例子屢見不鮮。
如果任由這種擴大化的背景調查蔓延,久而久之,那幾乎所有人都要在一家公司熬到退休或者公司破產才能動。
很顯然,這對于正常的人才流動是一個巨大的阻礙。
當前,我們確實面臨就業的巨大壓力,很多人都為找工作而發愁,即便有這樣的大背景,也不應當成為不合理的制度存在的理由。
過頭的背調很顯然是對勞動者的權益的侵害,也阻礙了正常的人才流動,甚至可能會引發社會矛盾,是時候對這種背調亂象進行嚴厲治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