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市場占比率已超過50%,但從這幾個月的數據來看,短期內50%肯定到頭了。
這說明,還是有一半人更愿意選擇燃油車的。哪怕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再高,用車成本再低,這些人仍然不會考慮新能源。
那么,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我上次陪朋友買車,確實感到了朋友的心態變化。或許這種心態,就代表了很多人不買新能源車的理由。
朋友最先想買新能源車,于是他必須先考慮好,到底是要買混動車,增程式汽車還是純電動汽車?
不管朋友選擇哪一種,最終又要考慮車內的智能化配置,續航能力以及日后的維修保養是否方便等問題。
觀察了半天朋友發現,很多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自己從來都沒有問聽過。他也算是老司機,但真的不需要這么多功能,或者這么多新技術。
他需要的車輛,是能將他從一個目的地平安運送到另外一個目的地的車輛。
這種車不需要隱藏式門把手,不需要續航里程能達到2000km,只需要能安全到達就行了。
當然,自動化駕駛是一定需要的,只可惜現在的自動化駕駛水平,還遠遠達不到朋友的要求。
朋友需要的是,車子自己開,他在車上呼呼大睡,醒來到達目的地,但現在的車不行。
于是,新能源汽車已有的配置,朋友不需要,朋友需要的又給不了,那為啥要選擇新能源車,大貴貴的還不穩定。
燃油車已經發展了200多年,該有的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事實也證明,燃油發動機的特點就是能轉就能著,長達幾十萬公里的壽命也讓人沒有后顧之憂。
而新能源汽車呢?有時候你都不知道廠家到底是誰,各大車企的細分品牌實在太多,搞得太過混亂。
新能源汽車更新迭代周期實在太短,天知道車企在投入市場之前有沒有經過大量認證,如果沒有,豈不是讓消費者當了小白鼠。
其實各位自我判斷下就知道,一款車從研發到測試安全,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驗證周期,這是無數車企總結出來的基本經驗。
新能源汽車憑什么就能跳過這個經驗,半年就會出一款新車,這不科學。
我們從小就被要求尊重科學,而現在,我仍想尊重科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