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老莊聊薪水>右上角···>設為星標?
秋日光影
最近刷手機總能看到
各地推行2.5天休假的新聞,
今天這個省發指導文件,
明天那個市開始試點,
陣仗搞得挺大,
好像這事馬上就要全國鋪開了。
可你要是仔細觀察一下
那些試過的地方,
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好多人連周末雙休都沒落實呢,
更別說多休半天了。
也難怪大家都在吐槽:
“先把每天八小時坐實了再說吧”
“雙休都像抽獎,還敢想2.5天?”
這話真沒說錯。
就像小孩子走路還不穩當,
大人就催著跑,
能不摔跤嗎?
可為啥連“走穩”都這么難呢?
你看專家們咋說的?
“多休半天能刺激消費啊,
消費上去了就業就多了,
經濟自然就盤活了。”
這話乍一聽挺有道理,
可往深了想邏輯有點問題。
比如說吧,
你想休假出去吃飯,
餐廳服務員得上班吧?
想看電影,
電影院檢票員得在崗吧?
想周邊游,
景區工作人員、酒店前臺都得輪班吧?
還有交警、消防員這些崗位,
越是假期越忙。
到頭來好像只有坐辦公室的人能休?
那年輕人找工作都往寫字樓擠,
誰還愿意去服務業啊?
服務業沒人了,
你休假想出去消費都沒地兒去,
這不就成了死循環嗎?
更有意思的是,
現在坐辦公室的人也未必能休成。
大廠HR那句
“別人都在卷,你憑啥休假”
可不是嚇唬人。
你看看網上那些吐槽,
一邊是打工人抱怨996累到崩潰,
另一邊是畢業生擠破頭考公考研,
就為了找個“穩定座位”。
這種矛盾狀態下,
最“滋潤”的反而是
中間那些既得利益者。
有的專家天天鼓吹“工作是福報”,
讓年輕人趕緊買房生娃背貸款;
有的領導琢磨著怎么給34歲員工降薪,
專挑有家庭負擔的人下手。
這邊讓你扛著房貸不敢辭職,
那邊變著法兒壓榨你的剩余價值,
你說這事兒離譜不?
照這么搞下去,
誰還敢結婚生娃啊?
現在年輕人算得可清楚了:
房貸車貸沒著落,
加班加到沒時間談戀愛,
生了孩子誰帶?
教育成本多高?
要是都不生孩子,
以后社會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年輕人越來越少,
別說休假了,
說不定連加班都湊不齊人手。
可反過來呢,
長期缺覺累到麻木的打工人,
就算坐在工位上又能有多少效率?
沒休息好哪來的創造力?
這又是一個惡性循環。
說到底,
問題出在“算計”太多,
把人當成了工具。
鼓勵生娃不是因為尊重生育權,
而是怕沒人干活;
提倡休假不是為了讓人喘口氣,
而是想刺激消費。
專家們開口閉口“為了經濟發展”,
可他們忘了最根本的道理:
經濟是人的經濟,不是數字的游戲。
什么時候真正把人當人看了,
讓人能體面工作、安心生活,
經濟自然會向好。
你看那些真正發展好的地方,
哪個不是把人的幸福感放在前頭?
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
2.5天休假能實現嗎?
關鍵看咱們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眼里只有GDP數字,
就算強行推行,
最后也會變成紙面規定;
但要是真把勞動者的權益當回事,
先把雙休、八小時工作制落實到位,
讓大家有時間有心情消費,
那多休半天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說到底,
我們是勞動力,
是消費者,
但首先得是“人”。
賺錢是為了活得更好,
不是為了被工作榨干。
啥時候領導們開會討論政策時,
先想想“這事兒
能不能讓老百姓過得舒服點”,
而不是“這事兒能不能讓數據好看點”,那咱們離真正的“好生活”就不遠了。
應一些讀者粉絲要求,現在組建了一個交流群。大家可以在群里互通有無,交流工作經驗,學習資料,薪資待遇,就業心得體會等等。
永久進群門票只要9.9元,平常斗音塊手刷一刷廣告就有幾塊啦~
群里有各種信息相互交流,消除信息差,還可以和群友私下交流。已經有很多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放心進。
「請務必確認付費再添加,免得后悔」掃下方二維碼加我微信,備注「付費進群」,不備注不通過哦~
「如果加不了我,請私信我留下你的賬號,我加你」
感謝閱讀,點個“??”祝您健康開心~
免責聲明:本號對所有原創、轉載文章陳述與觀點均保持中立,內容僅供讀者學習和交流。文章、圖片等版權歸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系更正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