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周只上四天班,我會做什么?”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也許你曾在某個周一早上,坐在擠到爆的地鐵上,望著對面人頭攢動、疲憊麻木的眼神,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人類真的是為工作而生的嗎?”
這不是句廢話,也不是心靈雞湯。而是越來越多國家、公司,甚至學術機構都開始嚴肅對待的問題——我們真的有必要一周工作五天嗎?
最近有個研究爆了。不是網上那種自嗨式熱帖,而是頂級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刊登的正式論文。這份由非營利組織 4 Day Week Global 聯合波士頓學院等多所高校發起的大型實證研究,用實際行動回答了一個我們都想知道但又覺得“太美好以至于不現實”的問題:“如果我們每周只工作四天,結果會怎樣?”
省流:結果比想象的還好。
他們找了140多家公司,橫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橫跨制造業、科技、醫療、教育、金融等多個行業,共3000多人參加試點。核心內容是:每周工作四天,工資不變,福利不減,KPI不放水,試行半年
我們以為結局會有點拉垮,起碼有人撐不住吧?但事實是幾乎所有公司都表示:不想回到五天制了。
員工的反饋更直白:“像重新拿回了自己的人生。”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不是一個純靠理想主義推動的運動,它很“功利”,也很現實。不僅員工開心了,公司也賺得更多了。
比如說,試點企業的員工離職率平均下降了57%,你知道這對人力資源和老板有多香嗎?現在招聘一個合適的人有多難大家都懂,特別是醫療、教育、技術行業,招一個人花時間、培訓周期長,好不容易穩定下來了,干不到一年拍拍屁股走人,成本巨大。
再看效率。別說什么“你少上一天怎么可能干得完活”,事實恰恰相反:壓縮時間之后,冗余會議被砍掉了、流程被精簡了、溝通效率提高了
試點企業中,員工的平均產出并沒有下降,反而很多公司報告稱“任務完成速度更快了”。最典型的一家公司甚至把項目交付周期從28天下降到22天,客戶滿意度還提高了。
你以為員工只是躺平多睡一天?錯,大多數人拿這一天去做了原本擠不出時間做的事,去醫院檢查身體、見父母、陪孩子、報個興趣班學點東西,甚至有不少人去做兼職、副業、開網店。
你可能沒想到,“四天工作制”反而讓人生活變得更充實了,不是玩得更瘋,而是活得更穩。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想,這都聽著挺理想,可咱是在中國,這種事能落地嗎?
我必須說句實話:中國不是不能落地,而是還沒有人敢先走這一步
我們這邊的勞動市場情況復雜,一線城市社畜內卷,二線小城公務員躺平,鄉鎮企業靠加班拼命,互聯網大廠“白天996,晚上ICU”都快成段子了。我們太習慣了用時間衡量價值,太熟悉了把加班當成“努力”,哪怕很多加班其實毫無意義。
但反過來想,也許正因為我們早就被壓到極限,才更需要一個新的出路。
你看,疫情三年,多少公司被迫遠程辦公,結果發現“辦公室”根本不是剛需;多少人開始擺攤、搞副業、做自由職業者,結果發現“社保”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多少本來要死守一份“鐵飯碗”的人,突然發現穩定不等于自由,也不等于幸福。
四天工作制不是福利,它是一種重新設計工作的思路。不是說讓你少干活,是讓你別再“假忙”、別再用“坐班”來證明自己有用,而是回歸結果導向,讓組織效率提升的同時,也能還人一個喘息的空間。
深圳、杭州、成都、廣州已經有少量中小企業在偷偷試行“每月休息18天”或者“彈性周三居家辦公”這種變種四天制。你問他們老板:“不怕員工擺爛?”人家回答:“怕,但我更怕他們辭職。”
這是一種微妙的轉變。年輕人已經不吃“拼命”那一套了。你讓他多拿兩千塊,但剝奪他每天下班后的自由時間,他會反問你:“那我還活著干嘛?”越來越多的90后、95后甚至00后寧愿少賺點,也想活得輕松點、自己點。
我有個朋友,在一家外企做產品經理,公司試行四天制后,她原本常年失眠、焦慮爆表、周五晚上還要處理匯報材料的狀態突然就好了。
她用那多出來的一天,學會了滑雪、拼裝了一個模型、還報名考了個潛水證。她說:“以前我的生活就像是一張Excel表格,什么都要打勾。現在我開始覺得,人生也可以是個相冊,有點縫隙,有點留白。”
你說這是不是“無用的浪漫”?可能吧。但也許正是這些“浪漫”,才是真正能撐住一個人長期奮斗下去的根基。
當然了,四天工作制不是萬靈藥。它對行業、崗位、團隊協作能力都有一定要求。比如流水線、零售服務、醫療急救,這些肯定沒法一刀切。
但不能因此否定整個方向。你今天不討論,五年后還得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何讓人活得像個“人”而不是“零件”
如果你是普通職場人,可以開始嘗試和團隊協商“靈活辦公”“壓縮工時”;
如果你是創業者,可以小范圍內實驗“3.5天+遠程”的組合;
如果你是老板,不妨問問自己一句話:我的員工,是因為熱愛工作而拼命,還是因為害怕失業而撐著?
未來工作方式的變革,不是烏托邦,而是趨勢。不信你可以看看,冰島、比利時、英國、德國、加拿大……已經陸續啟動國家級政策支持。我們或許還沒開始,但也該準備了。
所以問題回到最開始那句:
如果你每周只上四天班,那多出來的一天,你會怎么過?
不是“你想做什么”,而是你終于有資格問自己這個問題了。
參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5-02259-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