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月22日,經不住時任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常務副主任的趙爾陸一再請求,聶榮臻、葉劍英兩位元帥終于同意,讓他重返工作崗位。
趙爾陸之所以是重返工作崗位,主要源于他那時身體情況已經很不好,特別是心臟病。加上他當時所處的境地本身并不是很好,加重了他的身體負擔。
可遺憾的是,當時人們并未察覺到,此刻的趙爾陸早已經病入膏肓,而他的身邊卻無醫護人員以及足夠的藥品。
當天晚上,趙爾陸就興沖沖的回到家里,對妻子說了這一情況:
“兩位老帥讓我因勢利導,做好群眾工作。”
當時的趙爾陸,滿心歡喜的是投入工作崗位,卻不知道他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同年2月2日早上,國防公辦的工作人員發現趙爾陸沒有出來,就到他的辦公室去尋找,卻發現趙爾陸坐在辦公室的行軍床上,身體前傾、頭垂在膝蓋上,已經停止了呼吸,他手里夾著一支已經燃盡的香煙,余燼把他手指燒的攪黃,但他人卻渾然不覺……
毛主席:趙爾陸是井岡山的人
在趙爾陸最困難的六十年代,毛主席曾有一句話,表示過對他的保護:
“趙爾陸是井岡山的人,為什么要整他?”
1905年6月4日,趙爾陸出生于山西崞縣一個書香世家,他的祖父是前清舉人,父親是前清秀才,盡管趙爾陸出生時已經是家道中落,但家里特有的氛圍還是將他送去讀書。
趙爾陸學習一直很用功刻苦,在崞縣中學讀書時,受該校進步思想熏陶,多次參加學生運動。
父母去世以后,哥哥曾建議趙爾陸放棄學業去當學徒,但趙爾陸不愿意放棄,后來考入了在太原的進山中學,因為投資建校的閻錫山曾宣稱,首屆考入的學生均免費讀書。
1926年,受當時全國革命思潮影響,趙爾陸在山西參加了國民黨左派組織的西北革命同志同盟會。
不過隨著孫中山逝世后,國民黨右派勢力逐漸抬頭,閻錫山在山西也施行“清共”,趙爾陸也被列入到危險分子中,不得已的情況下,趙爾陸只能離開山西南下。
1927年春,趙爾陸抵達武漢后,在共產黨人董必武介紹下,加入了國民革命軍第20軍教導團,時任軍長為賀龍,周逸群任該軍政治部主任。
大革命失敗以后,趙爾陸隨軍參加了南昌起義,并于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起義軍南下途中遭遇失敗,趙爾陸則跟隨教導團參與了朱老總指揮的三河壩戰役,
朱老總在饒平茂芝會合了起義軍殘部后,由于軍心不穩,潰逃的特別多,最后僅剩下800人,縮編為一個團,趙爾陸則始終跟隨著隊伍,被任命為特務連連長。
湘南起義后,趙爾陸跟隨朱老總上了井岡山,與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
紅四軍成立后,趙爾陸任紅28團2營6連黨代表,此后趙爾陸陸續出任了紅28團輜重隊隊長,第1縱隊教導隊黨代表、第2支隊黨代表和支隊長,第29團團長,軍經理處、軍需處處長,第1軍團供給部部長。
也正因為如此,毛主席才稱趙爾陸是“井岡山的人”,這份親切不言而喻。
授上將軍銜卻不愿穿軍裝
1952年6月,根據中央命令,已經47歲的趙爾陸從中南軍區參謀長調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
第二機械工業部主管國防工業,負責兵器、坦克、航空工業。
趙爾陸從事后勤工作多年,深知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國防工業建設是一窮二白,僅僅依靠過去戰爭年代遺留下來的兵工廠以及被國民黨當局破壞的設備是不可能支撐起一個國家的國防事業的。
有件事情令趙爾陸格外印象深刻。
1956年,趙爾陸隨中國代表團到蘇聯參觀訪問,在莫斯科附近視察當地的兵工廠時,他驚奇的發現,蘇聯人正在生產和使用的槍炮與原助中國生產的槍炮技術資料是不同的。
事后趙爾陸才弄清楚,蘇聯人援助給中國生產的槍炮技術資料,全都是蘇聯淘汰不用的。
當時,趙爾陸氣沖沖的質問蘇方:
“這是為什么?”
蘇方人員雖然面色難看,但卻也直截了當的表示:
“這是斯大林還在的時候定下來的。”
趙爾陸后來提出參觀蘇聯的航空工廠和研究院,又被直截了當的拒絕。
這件事讓趙爾陸意識到,蘇聯對中國的技術援助,并不是無私的,而是有所保留的,他們給中國的都是他們自己淘汰不用的,所以依靠蘇聯的援助,是無法幫助中國建立起自己的國防工業的
趙爾陸回到國內以后,便加大了精力投入到我們自己研發生產中,短短幾年就使得我國國防工業上升了一個臺階。
1959年國慶十周年慶典,參加閱兵的解放軍所使用的武器裝備都是我們國產的。
在趙爾陸身上,還有件事值得一提。
1952年評定軍隊級別時,趙爾陸被評為正兵團級,按照這個級別,趙爾陸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可也就是在這年,趙爾陸出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該部門是拆分重工業部職能的一個新部門,在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的指導下展開工作,等于說趙爾陸實際上已經被調離軍隊工作。根據中央規定,凡是離開軍隊的不應當授予軍銜,
可在1955年9月大授銜中,趙爾陸還是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同時被授予了三枚一級勛章。
不過,趙爾陸在授銜儀式結束以后,就將上將軍服連同勛章一起收藏起來,此后竟是再也沒有穿過,他的女兒趙珈珈(養女)回憶:
“除了授銜時照的標準像和僅有的幾張戎裝照之外,與我們家人只拍過一張穿上將軍服的合影,而且穿著也很不自然。從照相館回來,一進家門就趕忙脫掉上將軍服,讓我媽媽把衣服收起來。從那以后,再也沒有見父親穿過上將軍服。”
趙珈珈起先并不理解父親的做法,后來還是父親跟她說,她才明白原因:
“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我們有太多的戰友倒下,無數的老友戰死沙場,他們每一個都不比我差,我穿著這身軍裝,我算什么呢!”
奉獻一生
在趙珈珈的眼中,父親平素十分嚴肅,少有笑臉。
有兩件事,足以反映趙爾陸對自家人的高標準,嚴要求。
一次,趙爾陸的侄子來家里探望,一家人在一起聊天,在吃飯間隙,侄子說起了自己入黨的事兒,他說在單位入黨不容易,因為單位的政治氛圍不夠。
言下之意,侄子是認為他現在所在的單位給他表現的機會不多,耽誤了他入黨。
趙爾陸一聽,當場就大怒:
“入黨機會對誰都是公平的,你自己不積極爭取,不好好反省自己,反倒怪這怪那的?”
家里所有人一下子就被嚇住了,戰戰兢兢的誰也沒開口說話。
還有一次,則是趙珈珈親自領略父親的“脾氣”。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正值困難時期,家家戶戶都吃不飽飯,毛主席帶頭削減開支,甚至連他老人家都不吃肉了,趙爾陸家里的情況不說困難,但相比于絕大多數人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趙珈珈跟著父母一起吃飯,很長時間家里就只有幾樣素材胡蘿卜,總也見不到肉腥,當時她是家里年紀最小的孩子,不免有些怨言。
一次,趙珈珈見餐桌上又端上來一盤醬油蘿卜,頓時不高興起來:
“天天都是蘿卜,我都吃膩了,就不能做點別的菜嗎?”
不料一旁的趙爾陸一下子變了臉色,他把筷子重重地摔在桌子上怒吼道:
“嫌難吃?你去農村瞧瞧,我們天天吃的都是農民過年才舍得吃的飯菜!像你這樣怕吃苦還不認真改造,遲早要走上歪路!”
事實上,當時趙爾陸工作十分忙碌,其實他是可以享受一些條件的,但他自己并不希望如此。
1958年2月,第二機械工業部與第一機械工業部合并,成立新的第一機械工業部,主官民用機械工業以及國防工業,趙爾陸仍任部長,等于說職務沒有提升,但工作任務卻多了許多。
當時正值“大躍進”時期,一切都追求效率,卻忽略了客觀規律,導致質量有所下降,趙爾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在負責整頓軍工生產時,又碰上了廬山會議反右傾政治斗爭。
趙爾陸因為提彭老總說話,差一點受了無妄之災,辛虧周總理、鄧小平站出來替他說話,才免受打擊。
當時在國防工業戰線上的基層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干國防工業這行,干得好住醫院,干不好住法院。”
趙爾陸聽后,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我已經夠幸運了。”
1961年11月,中央決定成立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國務院副總理、總參謀長羅瑞卿兼任主任,趙爾陸任副主任,協助羅瑞卿工作。
當時,我國正在加緊研發兩彈一星,所有的參與人員都是忙得腳不沾地,趙爾陸因為來回奔波,加上過于緊張焦慮,使得本就患有心臟病的他身體每況愈下,但他仍然以堅強的毅力,守在第一線,羅瑞卿后來回憶,在國防工業辦公室,工作都是趙爾陸搞的。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毛主席在和趙爾陸談話期間高興的表揚他:
“你現在也是內行了。”
后來在那個特殊年代里,趙爾陸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這令他本就不健康的身體狀況更加惡化,他的飯量越來越少,胸悶、頭疼、氣短的情況日漸加劇,以至于周總理后來下令,要他到中南海去休息。
可趙爾陸自己又是個閑不下來的性格,還是回到了工作崗位上,最終也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1967年2月2日,趙爾陸在北京逝世,終年62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