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科大醫院精神心理科的診室里,賀家炳醫生經常接待不同年齡段的小患者。從哭鬧不安的幼兒到沉默寡言的青少年,每個孩子都帶著獨特的心理困擾。賀醫生強調,兒童心理問題需要根據年齡特點采取差異化的疏導方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對于3-6歲的學齡前兒童,賀醫生發現分離焦慮、恐懼情緒最為常見。他回憶曾接診過一個4歲男孩,因入園適應困難出現夜間驚醒、尿床等癥狀。賀醫生采用游戲治療的方式,讓孩子在沙盤游戲中表達內心恐懼,同時指導家長通過漸進式分離訓練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嫩芽,需要溫和而堅定的引導。"賀醫生常常這樣比喻。
7-12歲的學齡期兒童則更多面臨學習壓力、同伴關系等問題。賀醫生特別關注這個年齡段的多動癥和焦慮傾向。他分享了一個典型案例:三年級學生因考試焦慮出現腹痛、嘔吐等軀體癥狀。通過認知行為訓練結合放松技巧,配合家長調整期望值,孩子的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賀醫生指出:"這個階段要像園丁修剪枝條一樣,既要糾正不良行為,又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面對13-18歲的青少年,賀醫生更注重建立平等信任的醫患關系。"青少年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尊重和理解。"他提到一位因網絡成癮就診的高中生,通過動機訪談技術引導其發現自身價值,逐步重建現實社交能力。賀醫生特別強調,青少年時期是心理問題的高發期,但也是干預的黃金期,家長要避免簡單說教,學會傾聽和陪伴。
在鄭州科大醫院,賀醫生帶領團隊建立了"家庭-學校-醫院"三方聯動的兒童心理健康支持體系。他常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我們要像對待珍貴幼苗一樣,給予適時的陽光雨露。"通過分齡疏導、早期干預,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這里找回了快樂成長的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