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失眠困擾的睡眠與睡眠總時長
科技前沿
哪個因素可能更有利于
我國老年人實現成功老齡化?
成功老齡化(successful aging, SA)的定義包括了健康狀況、心理、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體能等多個維度。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速,識別SA可調節因素并進行干預對促進SA至關重要。老年人具有年齡相關的生理睡眠減少、睡眠障礙發生率增加等睡眠問題。從睡眠質量和時長探索睡眠和SA關系的研究較少,且劑量-反應關系不明。
論文發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2025年5月29日在BMC Geriatrics發表了題為“Healthy sleep without insomnia may go beyond sleep duration for achieving successful aging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的科研論文(DOI: 10.1186/s12877-025-06044-y)。該論文第一作者為營養所碩士研究生劉一兵,營養所賈小芳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團隊首次基于“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評估我國≥60歲居民SA狀況,并分析失眠(Bergen量表)和睡眠時長與SA及其組分的關聯。
主要研究結果
研究人群SA的狀況
我國60歲及以上居民有41.29%實現了SA,且SA組與非SA組的人口經濟學、生活方式、疾病史等特征均具有顯著差異。
失眠與SA的關聯
與不失眠者相比,有失眠癥狀的老年人實現SA的可能性降低了53%(95%CI:0.40-0.55)。類似地,與失眠評分最低三分位數組(T1)相比,較高失眠評分組(T2:OR=0.66,95%CI:0.57-0.76;T3:OR=0.37,95%CI:0.32-0.43)老年人發生SA的幾率顯著降低,見圖1。根據限制性立方樣條回歸分析(RCS),失眠評分與SA的可能性呈非線性關系,當失眠評分超過2.95分時,SA的可能性顯著降低,見圖2。
圖1 失眠與SA及其組分的關聯
(注:調整了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地、BMI、吸煙、飲酒、工作情況、家庭收入、身體活動和慢性病史)
圖2 失眠評分與SA可能性的劑量反應關系
(注:調整的協變量同上)
睡眠時長與SA的關聯
與每天睡眠7-8小時的老年人相比,每天睡眠≥9小時的老年人SA的可能性降低了18%(95%CI:0.70-0.96),見圖3。睡眠時長與SA的可能性呈倒“U”形非線性關系,睡眠時長超過8小時的老年人SA的可能性顯著降低,見圖4。
圖3 睡眠時長與SA及其組分的關聯
(注:調整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地、BMI、吸煙、飲酒、工作情況、家庭收入、身體活動、慢性病史和失眠評分)
圖4 睡眠時長與SA可能性的劑量反應關系
(注:調整的協變量同上)
睡眠綜合狀況與SA的關聯
與每天睡眠7-8小時且無失眠的老年人相比,每天睡眠7-8小時但失眠、睡眠不在7-8小時內且無失眠、睡眠不在7-8小時內且失眠的老年人發生SA的可能性分別降低50%(95%CI:0.39-0.62)、16%(95%CI:0.73-0.97)和60%(95%CI:0.32-0.50),見圖5。
圖5睡眠綜合狀況與SA及其組分的關聯
(注:調整的協變量與圖1相同)
亞組分析
無論性別和年齡,失眠均顯著降低了SA的發生幾率。女性和75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對長睡眠(≥9小時)更敏感。
研究結論
失眠和較長的睡眠時間對我國老年人實現SA具有負面影響。不受失眠困擾的良好睡眠質量相較于時長可能對SA更重要,但仍需隊列研究進一步證實。
參考文獻:
[1] Liu Y, Ji J, Du W, et al. Healthy sleep without insomnia may go beyond sleep duration for achieving successful aging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Geriatr. 2025, 5(29):386.
撰稿:劉一兵 賈小芳
編輯:張妍
審核:何宇納 劉愛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