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牛養殖過程中,產前產后癱軟身體虛弱的情況并不少見。這不僅影響母牛自身健康,還對犢牛成長及養殖效益造成不良影響。了解相關知識并采取有效措施,是養殖戶的重要任務。
一、發病原因
營養因素:母牛妊娠和分娩消耗大量營養,若飼料單一、營養不全,尤其是鈣、磷、維生素 D 等缺乏或比例失調,易致癱軟虛弱。比如長期喂單一草料,不補充精料和礦物質添加劑,母牛無法滿足自身及胎兒發育需求。另外,母牛產后大量泌乳,若營養未及時補充,血鈣快速流失,也會引發癱軟。
身體損耗:分娩過程漫長艱難,母牛體力過度消耗,產程超過 6 小時,體能嚴重透支。同時,分娩失血過多,導致貧血、低血壓,身體機能下降,難以支撐正常站立和活動。
疾病因素:母牛產后身體抵抗力降低,易受病菌侵襲。如子宮感染引發子宮內膜炎,或患乳房炎,炎癥影響身體代謝和神經系統功能,致使癱軟。此外,產后低血鈣癥常見,血鈣降低影響神經肌肉興奮性,導致肌肉無力。
母牛產前產后癱軟虛弱精神抑郁我們可以用畜小牧的:康立太保,畜小牧的康立太保針對母牛肌肉萎縮、精神抑郁、四肢癱軟、身體虛弱、臥地不起的癥狀,效果非常好!
二、癥狀表現
產前癥狀:產前數周或數天,母牛可能出現行動異常,如后肢無力、站立不穩、喜臥,行走時步態蹣跚。部分母牛食欲減退、精神萎靡,對周圍環境反應遲鈍。
產后癥狀:產后發病迅速,母牛不愿走動,后軀搖擺,最終無法站立。頭頸姿勢異常,常彎向胸部,拉直后松手又恢復原狀。病情嚴重時,母牛昏睡,知覺喪失,體溫下降,脈搏微弱,呼吸深慢,還可能出現瘤胃鼓氣、便秘等消化系統問題。
三、防治措施
加強營養管理:產前 2-3 個月,調整母牛飼料配方,增加精料比例,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如添加骨粉、石粉補鈣,補充維生素 AD 促進鈣吸收。產后提供易消化、高營養飼料,如優質干草、青貯料、精料,喂溫熱麩皮水,補充水分和能量,促進體力恢復。
適當運動與護理:妊娠后期,讓母牛適當運動,每天驅趕運動 1-2 小時,增強體質和肢蹄力量。保持圈舍清潔干燥溫暖,鋪墊柔軟墊草,避免潮濕寒冷刺激。產后母牛身體虛弱,要精心護理,勤換墊草,觀察采食、飲水和惡露排出情況。
疾病預防與治療:產前產后做好衛生消毒,分娩時嚴格消毒助產工具和母牛外陰,防止感染。產后及時注射抗生素,預防子宮炎、乳房炎。一旦發現母牛癱軟,及時治療。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溶液補鈣,配合維生素 D3 促進鈣吸收。若有感染,根據病情使用抗生素。對產后虛弱母牛,可喂補中益氣湯等中藥調理身體。
母牛產前產后癱軟虛弱問題的解決,需要養殖戶全方位關注。從營養供給到日常護理,從疾病預防到及時治療,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只有科學管理、精心照料,才能有效減少此類情況發生,保障母牛健康,提升養殖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