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正加速推進AI醫療健康,6月26日全新發布AI健康應用「AQ」。圍繞百姓看病就醫剛需、健康管理痛點,AQ提供健康科普、就診咨詢、報告解讀、健康檔案等上百項AI功能,還能高效連接全國超5000家醫院、近百萬醫生、近200個名醫AI分身等專業醫療服務。目前該App已在各大應用商店陸續上線。
螞蟻集團首席執行官韓歆毅表示:“螞蟻希望通過AQ,給每個人一個值得托付的健康管家,打造全民健康的小助手、普惠醫療的好幫手,讓每個中國人離健康生活更近一步”。
會追問能識圖的AI 健康管家來了
公開信息顯示,近75%的中國人面臨亞健康困擾,推動全民健康管理至關重要,但老百姓能用的工具很有限:每天有超2億人次在網上搜索健康問題,但廣告魚龍混雜、內容真假難辨,公眾亟需更專業的醫療健康信息和服務。
為助力解決這一難題,螞蟻AQ應運而生。螞蟻集團副總裁張俊杰介紹,去年9月在支付寶上線的“AI健康管家”,已服務超7千萬用戶,歷經近10個月持續打磨,此次全新推出的獨立應用AQ,具備“問答更專業、服務更全面、健康更懂你”三大特點。
咨詢病癥時,多數人不知道如何準確表述癥狀,基于螞蟻醫療大模型打造的AQ可模仿真人醫生進行追問,一步步引導用戶提供必要信息,最終給出更準確全面的健康建議。遇到復雜報告、皮膚問題、藥盒、病歷等,用戶也可以拍照問。以皮膚拍照為例,支持千億參數視覺語言識別的AQ,能精準分辨50種常見皮膚疾病并提供健康建議。
為了幫用戶選好醫院、找好醫生,AQ連接了全國超5000家公立醫院、近百萬可掛號或線上問診的醫生,用戶提需求,AI幫匹配。全國200余家醫院還在AQ上提供云陪診服務,用戶線下就醫,AI做向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工程院皮膚領域專家廖萬清院士團隊、胸外科領域專家王俊院士團隊也領銜全國近200位三甲名醫,已在AQ上線了“AI分身”,7 X 24小時“坐診”為用戶答疑解惑。為了方便長輩用,AQ還在名醫AI分身等服務中提供語音通話功能,老人健康有問題,張張嘴就能問。
針對健康管理需求,AQ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檔案服務,可記錄就醫、用藥、運動、飲食等信息。同時,AQ與魚躍、三諾等健康管理設備合作,與vivo、華為、蘋果等可穿戴設備打通,可根據血糖、睡眠、運動等信息提供專屬健康建議。魚躍醫療已在AQ率先上線“安耐糖”、“呼吸管家”等智能體,用AI幫慢病患者管健康。
千人醫學團隊打磨,院士名醫做“AI訓練師”
AQ成為健康管家的背后,是堅實的技術底座,還有全國上千位醫學專業人士的深度參與。
據介紹,AQ的技術引擎螞蟻醫療大模型,學習了超萬億tokens專業醫療語料,不僅具備“醫學思維”推理能力,還具備圖片、語音、視頻等多模態交互能力,在HealthBench與MedBench等國內外權威評測中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同時,該模型還集合了螞蟻在隱私安全風控方面的技術優勢,業內率先通過信通院醫療健康大模型雙領域可信評估,獲安全測評最高等級。
專業醫生是AQ最好的“老師”,據了解,每個AQ上的醫生智能體都需經過醫生及其團隊嚴格訓練與測評,才能上線為用戶提供服務;此外,全國10余所頂級三甲醫院不同學科的帶頭人也組成專業顧問團,深度參與AQ專科問答評估等工作。
醫生幫AI更專業,AI也延伸了醫生的服務能力。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副院長毛洪京是首批開通AI分身的醫生之一,其智能體基于大量臨床高質量數據、超5萬篇科普及論文資料打造,毛醫生表示,過去平均每月只能接診600名患者,現在通過“AI分身”一天最多能服務超11萬人次,服務范圍也從省內拓展至全國。
張俊杰表示:“AQ不僅是醫療健康服務的入口,也是連接醫生、醫療機構、用戶的平臺,我們會持續加大開放,攜手更多伙伴,助力普惠醫療與全民健康”。
“健康管理是項民生工程,需有更多主體發揮優勢參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工智能研究促進中心秘書長陳華珊認為,“目前我國慢病人群規模龐大,醫療體系承壓,AQ這樣的產品出現有助于彌合資源鴻溝、優化資源分配、助力普惠醫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