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驕陽似火,萬物繁茂,人體也處于陽氣外放的活躍狀態。此時,人們常感心神易擾,夜臥欠安,精力也仿佛被暑氣蒸騰消耗。如何順應時令,安然度夏?谷醫堂黎志清博士常提及古人“夏養心”的智慧,而一碗清甜軟糯的蓮子羹,正是這份智慧在餐桌上的優雅呈現。它無關治療,而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夏日滋養心神、安定內在的飲食良方。
蓮子:夏日心神的“甘潤之友”
在傳統養生文化中,蓮子被視為滋養佳品,其特性平和,味甘澀,歸心、脾、腎經。黎志清博士分享其價值在于:
形神兼養,寓意美好: 蓮,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其果實蓮子被賦予“清心”、“安寧”的美好寓意。食用蓮子羹,不僅是物質滋養,也是一種文化意境的熏陶,帶來心境上的平和感。
甘潤滋養,舒緩體感: 蓮子富含淀粉、蛋白質以及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其甘甜的味道和粉糯的口感,能溫和地滋養身體,為夏日消耗補充基礎能量,帶來舒適滿足感,有助于緩解因暑熱帶來的疲憊感。
寧心安神,舒緩心緒: 在傳統認知中,蓮子的平和之性與甘澀之味,被認為有助于安定神志、舒緩情緒。對于夏季因炎熱、煩擾導致的心神不寧、思緒紛雜狀態,一碗溫潤的蓮子羹,常能帶來一份專注與寧靜的體驗。
家常蓮子羹:簡單熬煮的養心滋味
將這份古老的智慧融入生活,方法至簡:
基礎清心蓮子羹:
取干蓮子(去芯)適量,提前浸泡2-3小時或更久(易煮糯)。
將泡好的蓮子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
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燉約40-60分鐘至蓮子軟爛開花。
可依個人喜好,加入少許冰糖或蜂蜜(也可不加),待其融化微涼后即可享用。湯色清澈微白,蓮子入口即化,甘潤入心。
銀耳蓮子百合羹(升級滋養):
干蓮子、干銀耳(泡發撕小朵)、干百合片,提前分別浸泡。
將處理好的食材一同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
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1小時左右,直至銀耳膠質溶出、蓮子百合軟糯。
同樣可酌情加少量冰糖。此羹口感更為豐富潤滑,銀耳的柔滑、百合的微苦回甘與蓮子的粉糯相得益彰,滋養體驗更佳。
黎志清博士的夏日“養心”生活觀:
黎博士強調,夏日的“補”,核心在于“清補”、“靜養”,而非大滋大補:
“清”字為先: 飲食宜清淡、潔凈、易消化。蓮子羹正是“清補”的代表,不滋膩,不給身體增加負擔。
“靜”以養神: 避免劇烈情緒波動,減少思慮煩擾。培養靜坐、閱讀、聽舒緩音樂等習慣,讓心神得以休憩。食用蓮子羹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慢下來、專注當下的靜心體驗。
“順應”為要: 起居順應晝長夜短的特點,可適當晚睡早起(但保證充足睡眠),利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段進行溫和活動。蓮子生于夏日水中,正是應時當令的滋養之選。
“適度”原則: 蓮子羹雖好,也需適量食用。體質偏寒或易腹脹者,可減少食用頻率或量,或搭配少量溫熱性食材(如熬羹時加幾顆紅棗)。
“夏吃蓮子羹養心神”,這源于老祖宗的智慧,精髓在于順應自然節律,善用平和食材滋養身心狀態。谷醫堂黎志清博士的分享,正是希望我們理解并實踐這份樸素的生活哲學。在炎炎夏日,不妨為自己或家人煮上一鍋蓮子羹,品味那份源自蓮塘的清甜與安寧,讓心神在甘潤中得以滋養和安定,安然度過漫漫夏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