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人稱“全球的火藥桶”,近期局勢的緊張動蕩又一次牽一發而動全身,幾乎所有有影響力的政治實體和政治人物都在針對中東局勢發表言論、表明態度。
如今美國和以色列都將矛頭直接指向了伊朗,要求伊朗立刻無條件投降,并威脅要“除掉”其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而伊朗一方,除了放言“永不妥協”之外,關于哈梅內伊接班人的后手和安排也悄然浮上了水面。
一.以色列伊朗沖突不斷
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你來我往已經持續了好幾天,今天一方宣布“斬首”對方重要人物,明天另一方就宣布導彈洗地轟炸城市,還其中還夾雜著攻擊核設施的種種消息。
任何動向一旦與“核”相關就不可能是小事,相關國家會采取何種行動?這就是蜂擁而上涌向G7會場的媒體記者最想獲得的東西。
據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原本的計劃是16日仍在加拿大,因為G7峰會的議程仍有一些收尾要做。
但由于中東局面激化得太快,他提前一天離開加拿大返回了白宮——美國那邊,國家安全團隊等著他回去開會,討論的議題當然是正在持續的伊以兩國軍事沖突。
此前許多傳言和推測都認為,美軍很有可能會下場,直接介入伊以兩國的沖突之中。
在G7峰會會場逮到特朗普的記者也緊抓機會問出了相關問題,但沒有得到什么有價值的回應。
特朗普直接回避了此類問題,只說“我不想談這個”。
這個回應也是可想而知的,美國這樣一個大國的決定和行動,不可能不經過充分研究討論就由總統一人隨心所欲地決定下來。
白宮戰情室的那場會議開了至少一個多小時,會后沒有披露出有關會議的內容。但此前特朗普在自己專機上,以及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都已經不止一次地表現出了自己“失去耐心”。
特朗普放話,自己針對伊朗的目的是“結束,真正的結束,而不是停火”,也就是要求伊朗必須“無條件投降”。
同樣也在G7峰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現出來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態度。
馬克龍表示雖然也不希望伊朗擁核,但更不贊同“用軍事打擊來更換政權”,因為這會導致伊朗及中東地區陷入混亂。在他看來,正確的道路只能是盡快恢復談判。
不管G7中的這些國家持有什么樣的態度,伊以兩國之間的沖突并沒有因此就放慢腳步甚至停息下來。
這邊美國白宮還在緊急開會呢,那邊伊朗新上任的總參謀長已經放話表示,伊朗以前的行動都是威懾警告,從現在開始要展開“真正的懲罰性打擊”。
說到做到,就在第二天的凌晨,伊朗對以色列中部特拉維夫地區使用了“法塔赫-1”高超音速導彈。
這種導彈來自伊朗航空航天部隊的自行研發,射程標稱為1400公里,2023年6月首度公布,2025年5月由巴基斯坦完成該系列地對地導彈的首次試射。
同樣在17日這一天,以色列方面宣稱己方已經摧毀了伊朗鈾濃縮設施,這一目標本來就是以色列持續針對伊朗軍事行動的原因,以方仍將繼續行動。
伊朗一方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在導彈攻擊的同一天凌晨發布聲明,表示“永遠不會向以色列妥協”。
二.哈梅內伊的特殊地位
在伊朗這個特殊的國家形態之中,哈梅內伊的一言一行都是極受重視的。
不管是伊朗國內還是其并肩結盟的國家,還是對面的以色列和美國,都非常清楚這個八十多歲老頭兒對伊朗的意義。
此前,美以兩國也不約而同地在言論層面對哈梅內伊“上強度”,兩國都表示自己掌握哈梅內伊的確切位置,完全可以除掉他。
以色列國防部長甚至表示“哈梅內伊絕不能存在”,這就是伊朗“最高領袖”的特殊地位。
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本質是由伊朗特殊的國家體制決定的。
伊朗的政權控制來源于1979年推翻巴列維王朝的伊斯蘭革命,這場革命本身就以宗教教義來統合國民,因此建立起來的自然也是一種“政教合一”的國家體制。
宗教領袖由宗教元老會任命而來,可以凌駕于一切權力機構之上,甚至能委任和罷免總統。
1979年霍梅尼成為伊朗的首任最高領袖,1989年由哈梅內伊繼任,如今掌權已經超過30年。
三十年來,最高領袖身兼精神領袖和世俗最高統治者于一身,統領軍隊、外交、司法、媒體乃至總統人選,其權力遠高于政府。
這種至高無上的地位不但寫進了伊朗的憲法,更根植在整個什葉派世界的認知之中。
有人將哈梅內伊的地位類比為“教皇+最高統帥”的融合,因此一旦針對哈梅內伊,可說是對整個伊斯蘭什葉派的神權挑釁。
三.“接班人”問題
當然在伊朗方面,也并沒有寄希望于以色列會“知難而退”,或者哈梅內伊自己就能永遠存在。
畢竟即使不考慮緊張混亂的戰爭局面,哈梅內伊也已經是年屆八旬的老人了。
按照伊朗憲法的規定,其國內擁有88名資深神職人員成員組成的“專家會議”,這個機構每八年選舉一次決定其內部成員,負責監督哈梅內伊(最高領袖)的施政,同時也擁有選擇一位或者多位最高領袖(候選人)的權力。
也正是從“專家會議”的一名成員處傳出了消息,這個機構其實從去年的一次會議開始已經著手考慮接班人的問題,并已經選擇確定了三位人選。
只不過這三個候選人到底是誰,所有相關人等全都諱莫如深。
去年底,隨著中東局勢日趨緊張,哈梅內伊本人對于未來也更加擔憂。他在“專家會議”的會議中敦促所有人,即使自己身體健康無虞,也應當盡快準備好“接班人選項”。
也正是在哈梅內伊本人的推動下,三名候選人的名單很快被選出,作為一旦局勢有變的“后手”使用。
那么這三人究竟是誰呢?外界根據種種跡象推測,認為“專家會議”中的第一副手布什赫里和第二副手阿拉菲都在名單之中,因為兩人都是宗教體系中影響力極大的神職人員,同時也是哈梅內伊的多年親信。對他們來說,唯一不利的條件或許是年紀——兩人都可以說是哈梅內伊的同齡人,無論壽命還是精力都談不上多大的優勢。
這也促使外界將第三人的目光投向了哈梅內伊的次子莫賈塔布,在宗教體系中,他只是一名中層神職人員,但在伊斯蘭革命衛隊和文職干部群體中,此人卻擁有很大的控制權。
此外,負責哈梅內伊辦公室政治安全和情報工作的赫賈茲、哈梅內伊最信任的顧問戈爾帕耶加尼也被視為繼任者的有力競爭者之一。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信息:
特朗普要求“無條件投降”,哈梅內伊發聲!;2025-06-18; 中國青年報
特朗普要求“無條件投降”,哈梅內伊凌晨發聲!伊朗聲稱“真正懲罰性打擊”即將展開;紅網(湖南省黨網);2025-06-18 09:36
消息人士:哈梅內伊顧問身亡核心圈子出現空缺,增加戰略誤判風險;鳳凰衛視;6月19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