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齡成為治療的壁壘,西醫無奈宣告“無法手術或放化療”時,那些被歲月與病痛雙重圍困的老人,“年紀這么大,西醫都說沒辦法了,轉用中醫治療能行嗎?”
案例1:劉廣德,男,85歲(病時),焦作武陟人,2013年10月至2021年4月生存8年,后因老年病過世。
患者2013年4月確診為“食管癌”,未積極治療。到2013年10月病情加重不能進食,就診解放軍153醫院輸液一周后,血管干癟,無法輸液,醫院建議出院回家準備后事。出院后五天仍滴水不進,家屬遂帶其找袁希福老中醫求中醫治療。
初診時,精神差,面色萎黃,全身乏力,走路需扶著,氣短聲低,進食飲水均嘔吐。但在服藥后,可以少吃些飯了。后續逐步好轉,能吃一碗半面湯加三個雞蛋,每天六頓飯,還能吃饅頭燒餅之類。
2017年隨訪,身體很好,吃喝正常,吃飯時一頓吃了6個荷包蛋。2018年8月,CCTV—發現之旅欄目組曾到患者家中探訪,老人還能每天騎車30公里到黃河游覽區游玩。2021年4月,家屬告知:老人因老年病去世,享年94歲。2025年初,患者兒子找袁希福老中醫求診,并對當年救助父親一事表達感謝。
案例2:樊雪梅,女,72歲(病時),教師,河南漯河人,2004年9月至2021年12月生存17年,后因其它疾病去世。
2004年8月12日,患者于鄭州大學第一附院被確診右肺腺癌,并發有雙腎彌漫性回聲改變,雙腎積水,腎功能不全,加之患者原有心臟病,醫院告知無法化療。在當年那個年代,沒法手術和化療,基本上就沒辦法了,于是患者找袁希福老中醫求助中醫治療。
服藥后,食欲增加、心慌、氣喘、出虛汗好轉。用藥3個月后,患者精神身體明顯好轉。2005年6月2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復查,原右肺腫塊影較前縮小。2007年5月4日至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增強CT與2006年11月CT 對比無明顯變化。
2017年3月11日,袁希福老中醫赴漯河探望老人。雖已85歲,但樊雪梅老師身體依然硬朗,每天到馬路對面的雙匯廣場在各種健身器材上嫻熟地鍛煉身體。到2021年12月時,患者89歲,患癌后已經健康生存17年,但年紀過大,因心腦血管疾病過世。
(2017年3月,袁希福老中醫到漯河探望樊雪梅老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