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生,依江而興
湘江,將城市分隔兩岸
長沙的橋,承載著不同的故事和使命
來看看這些造型各異的跨江大橋
哪一座是你心中的最愛?
橘子洲大橋
01
湘江大橋論資排輩
橘子洲大橋定是“老大哥”
它第一次將河東、河西連成一體
結束了長期以來
靠劃舟和輪船擺渡過江的歷史
橘子洲大橋已在風雨中
屹立半個世紀
岳麓山、橘子洲、湘江、摩天大樓
組成的城市景觀
是長沙市民最熟悉
卻又百看不厭的風景
︱橘子洲大橋︱
全長:1532米
特點:長沙首座跨江大橋
通車時間:1972年10月1日
連通區域:五一廣場-溁灣鎮
建成意義:拉開了長沙跨江發展的序幕
三汊磯大橋
02
從城北荒灘搖身變成長沙小濱海
三汊磯大橋一通車
長沙人突然發現
家門口也能“看海”
湘江、撈刀河、瀏陽河三水交匯
一眼望去是遼闊的“海景”
一到周末節假日
橋下就有人露營、野釣、騎行
是一座自帶松弛感的大橋
︱三汊磯大橋︱
全長:1577米
特點:國內跨度最大的自錨式懸索大橋
通車時間:2006年9月1日
連通區域:漢王陵公園-秀峰山
建成意義:拓寬城市邊界,將長沙二環連為整體
銀盆嶺大橋
03
一頭是工作和前途
一頭是繁華和市井
大量職工每天往返兩岸
讓銀盆嶺大橋成為長沙最繁忙的大橋
同時,它也藏著最濃郁的煙火氣
漁人碼頭和四方坪
連接起長沙人民豐富的夜生活
形似巨型豎琴的大橋
演奏著生生不息的繁忙都市生活
︱銀盆嶺大橋︱
全長:3616米
特點:建成之初是我國跨度最大的雙塔單索面斜拉橋
通車時間:1991年1月30日
連通區域:銀盆嶺-伍家嶺
建成意義:帶動了河西工業區的轉型和城市更新
福元路大橋
04
如果評選湘江最美大橋
福元路大橋一定榜上有名
3個巨大的紅色提籃式橋身跨過湘江
猶如巨龍般的鋼拱直攀云端
耀眼的橘紅訴說著長沙的火辣和熱情
這座橋連接大河西、大城北、星沙片區
悄悄改變了城北人的生活
︱福元路大橋︱
全長:3575米
特點:湘江上首座提籃式鋼拱結合梁拱橋
通車時間:2012年11月20日
連通區域:湖南金融中心-開福區政府
建成意義:長沙北拓加速,大城北跨越起飛
湘府路大橋
05
這是一條架通
天心濱江公園和洋湖的大橋
它的出現,讓洋湖不再是
掩映在自然里的孤島
也帶動了河西配套建設
從橋上往下看去
能看到李自健美術館
和湖南湘江新區城市館
兩座藝術建筑并排而立
藝術氣息濃郁
︱湘府路大橋︱
全長:2655米
通車時間:2013年2月6日
連通區域:湘府路高架-洋湖
建成意義:分擔其他過江通道的交通流量
香爐洲大橋
06
作為湘江上跨度最大的獨塔斜拉橋
香爐洲大橋在通車前就賺足了眼球
攝影師們蹲守江岸
就為拍下“湘江之鉆”主塔
切割云霞的瞬間
被落日染成橘子海的
海濱小鎮丁字灣
也成為新的熱門打卡景點
︱香爐洲大橋︱
全長:3240米
特點:湘江上跨度最大的獨塔斜拉橋
通車時間:2024年7月4日
連通區域:大澤湖-丁字灣
建成意義:望城進入一江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興聯路大橋
07
“湘江繡月”的設計靈感
148米高的主塔
與月亮島遙相呼應
在粼粼波光中勾勒出
“雙月印江”的壯美畫卷
黃色的泛光燈把橋塔照亮
“金拱門”大橋的稱號具象化了
它的出現緩解了
三汊磯大橋的交通壓力
長益復線-興聯路大通道
也將成為益陽、常德
張家界等城市
進入省會長沙的重要通道之一
︱興聯路大橋︱
全長:5475米
特點:長沙橋面最寬、單跨最大、橋長最長的大橋
通車時間:2025年4月28日
連通區域:月亮島文旅新城-高嶺樞紐
建成意義:城北快速進出及跨城連接的大通道
文章來源:綜合文旅湘江
圖:Kuma、我是林同學、五道口、Darwin、柆柏、時光飛室Time Flies、Taoi. 洋滔、湘視角、石亮、kio小惠、艾歐尼亞下飯員、面粉醬
編輯:賀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