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全生產月即將進入尾聲。值此全社會聚焦安全、積極提升防范意識的關鍵時期,卻接連發生多起安全事故,令人扼腕。據不完全統計,累計40人遇難、82人受傷。5月27日,濰坊高密市友道化學有限公司一車間發生爆炸事故5人死亡、6人失聯、19人受傷;6月16日,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停弦渡鎮山洲村一煙花爆竹廠發生爆炸,共致9人遇難,26人受傷;6月17日,沈陽市大東區聯合路15號附近發生一起公交車與多輛機動車碰撞的交通事故,造成18人受傷,其中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煙花爆竹廠爆炸后的現場,來源于新華社
這些事故猶如一記記沉重的警鐘,再次向我們昭示: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安全防線構筑永無休止符,警醒與行動必須貫穿始終。尤其是在事故不幸發生后的黃金救援期,以及日常對高危、偏遠區域的嚴密監控中,清晰、可靠的信息傳遞往往關乎生死存亡。然而現實是,無論是惡劣的現場環境、偏遠地帶信號微弱,還是現場設施受損等不利因素,都常常讓高效的通信成為奢望。因此,建立一條突破環境干擾等限制的“生命通信線”,對于降低傷亡、控制事態、提升整體安全韌性顯得尤為重要。
在此背景下,衛星通信技術,特別是我國自主的北斗系統,已成為構建“生命通信線”的關鍵支撐。北斗系統自誕生以來,已多次在搶險救災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年初西藏日喀則定日縣6.8級地震中,中國移動西藏公司依托北斗短報文服務保障了地震救援的關鍵通信;2020年四川大涼山森林火災撲救時,北斗系統更是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精準火源定位與實時火情監測,顯著提升了救援效率。
中國移動為日喀則用戶免費開通北斗短信應急服務,圖源人民郵電報
然而,在語音溝通這一救援現場重要需求上,衛星通信仍面臨嚴峻挑戰。衛星鏈路固有的窄帶寬限制,疊加救援現場難以避免的強噪聲干擾,往往使得救援隊伍之間清晰、高效的語音交流變得異常困難。而磐鈷智能與中山大學CPNT Lab共同合作研發的低碼率語音壓縮算法,正是為破解上述衛星語音通信瓶頸而生。 該技術通過顛覆性的低碼率下的壓縮技術與智能去噪技術,及顯著提升了窄帶衛星鏈路下的語音清晰度與可懂度,讓“生命通信線”在關鍵時刻真正暢通無阻。
高效壓縮下的卓越音質。傳統1200bps碼率在衛星窄帶寬的情況下難以傳輸成功。而最新的低碼率語音壓縮算法實現從1000bps到256bps的壓縮,壓縮比低至24.8%,極大減少了傳輸數據量。雖壓縮至256bps碼率,但幾乎未減損音質。DNSMOS評分能夠做到大于2.8,壓縮后語音內容仍可清晰辨認,不錯過對話細節。
極強的降噪黑科技。在救援現場,嘈雜人聲與警報聲將影響聲音。而最新的低碼率語音壓縮算法搭建頻域RNNOISE模型與時頻域DPCRN模型,在大幅降低計算量的同時,抑制噪聲并保留語音細節。指揮官清晰的指令,將穩定地穿透干擾,同步給每一個攻堅小組。
超強適配性能。在復雜惡劣環境下穩定工作,需滿足輕量適配與實時響應的要求。低碼率語音壓縮算法支持 ONNX 格式模型部署,可輕松集成到基于 C++ 等語言的輕量化嵌入式系統中。其超低功耗設計,完美適配救援手持終端、頭盔通信設備、便攜式應急通信箱等,保障在電力補給困難的現場長時間穩定運行。同時,該算法高度兼容北斗短報文、天通衛星等窄帶信道,是專為衛星應急通信“最后一公里”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安全生產月的警示猶在耳畔,血淚教訓呼喚著更堅實的保障。當爆炸的硝煙彌漫,當事故的警報嘶鳴,清晰可靠的通信是挽救生命的黃金紐帶。面對衛星語音通信的窄帶與噪聲瓶頸,低碼率語音壓縮算法的突破性進展,如同在混沌中點亮了一盞明燈。它用“小流量”承載“高清晰”,以“強降噪”穿透“大干擾”,憑借“廣適配”深入“最前沿”。技術的突破是希望的曙光,在追求本質安全的道路上,創新永不止步,守護生命的通信線,也必須永遠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