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在中醫的視野里,常被歸入“痿證”、“痹癥”或“督脈受損”等范疇。它最核心的表現,在于脊髓這條貫穿人體背部正中,總督一身陽氣的“督脈”通路,其傳導氣血、濡養肢體的功能驟然受阻或受損。這種阻滯,使得由這條通路所管理、支配的區域,出現明顯的異常感受和功能減退。
患者最常經歷的,是肢體力量的顯著減弱。這種無力感并非簡單的疲勞,而是深層次的、持續性的乏力,嚴重時甚至難以支撐身體站立或行走,仿佛肢體不再完全聽從意識的指揮。伴隨無力的,是肢體的麻木不仁,對冷熱、疼痛等外界刺激的感知變得遲鈍或完全缺失,如同肢體被一層無形的隔膜包裹。觸摸皮膚,有時能感覺到溫度偏低,甚至冰涼。
另一種突出的感受是疼痛,這種疼痛性質多樣,可能表現為持續的酸痛、深部的鈍痛,或是沿著脊柱或肢體放射的刺痛、灼痛感。有時,還會出現難以名狀的束帶感,仿佛在胸腹部或腰部被緊緊勒住。身體協調性也會大打折扣,行走變得不穩,如同踩在棉花上,動作不再流暢自如,精細動作更是難以完成。
更令人困擾的是對大小便功能的失控。可能表現為排尿困難,需要費力才能排出,或是尿意急迫、無法控制,甚至出現尿失禁。排便也可能變得費力或失去控制。這些功能的紊亂,不僅帶來身體的不適,更深深影響著日常生活的自主性和尊嚴。
中醫認為,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諸陽,貫穿脊柱。其功能受阻,常與外邪入侵(如濕熱、寒濕)、氣血虧虛、肝腎不足、經絡瘀滯等因素相關,導致經氣不利,氣血不能暢達于肢體末端,筋骨肌肉失于濡養溫煦,從而出現上述痿軟無力、感覺異常、二便失調等一系列征候。其核心在于身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在關鍵部位發生了嚴重的“交通阻塞”,影響了生命能量的正常輸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