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同意停火并沒有換來安全,一天三變的特朗普又改口了,伊朗的事情還沒完。與此同時,中國也發出了警告。
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時提前通報了伊朗,并且在轟炸完之后立即發表聲明稱,不會再轟炸伊朗,同時威脅伊朗不能采取報復措施。即便是在停火后,美國也在不斷強調,戰爭已經結束,希望與伊朗達成核協議。
這些舉動其實就是想淡化事態,避免伊朗采取過激報復行動。但這番話伊朗確實也很受用,并沒有采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樣的過激行動,而是象征性地打了美軍在卡塔爾的基地。
而且,據特朗普在北約峰會上說,伊朗提前通報美國要炸軍事基地,還問時間方不方便。當然,特朗普的說法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夸張。但這也能反映出,伊朗還是相信了美國的說法,不愿再把事情搞大。
然而,事實證明,伊朗還是被騙了。停火還不到兩天,特朗普在參加北約峰會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伊朗重啟核計劃,美國將再度實施打擊。
現在回過頭來,美國參戰無疑是想快點結束戰爭,避免以色列陷入持久戰。而向伊朗釋放不會再次的打擊,也是為了避免把事情搞大,讓自己卷入戰爭。但伊朗的妥協,并沒能換來安全。
目前,美國和以色列都表態,若伊朗重啟核計劃,將會再次進行打擊。《今日以色列》報還報道,后續伊朗想達成任何協議,前提條件都是交出庫存的400多公斤60%濃度的鈾。
這個“重啟核計劃”的標準非常寬泛。一般而言,3%濃度的鈾只能用于民用用途,也是各國的合法權利。這也是伊朗一直堅持要保留鈾濃縮能力的法理基礎。只有濃縮到90%以上的濃度才能制造核武器。
之前一直在說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現在變成只要“重啟核計劃”就再次進行打擊,這是否意味著隨時都能以此為借口對伊朗開戰呢?
這絕非杞人憂天,戰爭結束后,特朗普還有一個怪異的舉動。目前內塔尼亞胡正面臨著腐敗案件的審判,而特朗普公開在網上發文,要求以色列法院撤銷對內塔尼亞胡的審判或者對其赦免。
內塔尼亞胡的案子完全屬于以色列的內政,尤其是涉及司法層面的問題,非常敏感。為何特朗普要冒著干預他國內政的指控,也要為內塔尼亞胡發聲,絕對不是因為兩人關系好。而是特朗普已經看出來,內塔尼亞胡一直發動對外戰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拖延對自己的審判。
這意味著,接下來內塔尼亞胡或許還會發動別的戰爭,目標當然不排除伊朗。特朗普為了解決根源上的問題,才干預以色列內政,以免美國被拖進戰爭中。從這個角度看,伊朗再次被打的概率還是不小的。
面對美以的囂張跋扈,中國也發出了警告。中國國防部長在會見來華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的代表們時,說了以這樣一番話。
他表示,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滋長,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嚴重沖擊國際秩序,成為最大的亂源禍源。并呼吁上合組織成員加強團結,共同捍衛國際公平正義。這番話雖然沒有點名,但明眼的人都不難看出是在警告誰。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盡管中俄能為伊朗提供外交層面的支持,最終局勢如何發展,還是看伊朗自己的態度。目前,伊朗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頂住壓力,繼續啟動核計劃。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伊朗高層不斷放話要繼續推進核計劃,而且伊朗議會也批準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似乎要繼續走老路。
但是,這條路風險非常大。在國際上得不到支持,會面臨更嚴重的制裁。而且還隨時面臨美以的打擊。在這一輪的交火中,以色列不僅能精準清除伊朗高層,戰機也能在伊朗上空來去自由,對伊朗構成極大的威脅。若再花重金建設相關設施,很可能最終還是付諸東流。
二是與美國達成協議,接受國際原子能監督,徹底放棄核計劃。放棄核計劃,并不意味著不能使用核能。實際上,西方國家允許伊朗建設核電站等項目,只是不允許其自行濃縮鈾。而俄羅斯已經表態,可以提供這些材料。所以,放棄核計劃并不耽誤伊朗和平使用核。
創造和平條件后,伊朗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恢復經濟發展。若策略得當,也必然能走上富裕的道路。實際上,即便伊朗想啟動核計劃,也必須先獲得資金。
如今,哈梅內伊已經86歲了,而且身體欠佳。而此前已經傳出消息,伊朗改革派勢力很有可能接替哈梅內伊。接下來,伊朗也將面臨自己的歷史十字路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