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華前,俄羅斯承認難看事實:經濟撐不住了,想中國拉一把?
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非但沒有停火降溫的趨勢,近來,俄軍還加大了對烏打擊力度,雖然戰果在不斷擴大,但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大。
據財聯社消息,日前,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罕見表示,俄羅斯經濟已站在衰退的懸崖邊上。說直白點,俄羅斯的經濟,已經撐不住了。
這一點,從一組數據就可見一斑。2025年第一季度,俄羅斯GDP增速只有1.4%,較去年年底的4.5%出現斷崖式下跌。導致這一數據的直接原因,就是軍事開支對財政資源的巨大消耗。今年,俄羅斯國防預算再次拉升,達到1300多億美元,直接吃掉了財政三分之一還要多。而且,這還只是明面上的支出,實際的軍費支出遠超官方公布的數據。武器維護、國內安保等隱性成本,就像一個無底洞,持續吞噬俄羅斯的經濟活力。
為了遏制通脹,俄羅斯央行大幅提高基準利率,雖然這個月下調到了20%,但這一利率水平依舊非常恐怖,要知道,目前中國的普遍利率只有一兩個點,俄羅斯直接是我們的十倍不止。這樣的利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脹,但也嚴重抑制了經濟活力。
此外,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依然沒有放開,別的不說,單就能源制裁,失去歐洲市場就讓俄羅斯深受打擊。雖然俄羅斯這幾年積極推行“向東轉”戰略,不斷提升對中國能源出口比例,但“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因蒙古過境風險和價格分歧陷入僵局,一時之間,中國也很難消耗俄羅斯這么大的能源體量。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俄媒放出消息,稱普京將在今年8月31日到9月3日對華進行訪問,時間持續4天,這是極為罕見的。而在普京訪華前,俄羅斯自己罕見承認經濟難看的事實,這其中什么含義想必大家都懂,那自然是希望中國可以拉一把俄羅斯,在各個領域深化合作,就經濟領域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能源,俄羅斯迫切希望中國加大天然氣、石油的采購量,并加速“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建設。當然,前提是突破蒙古段地緣博弈和定價機制僵局,這樣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俄羅斯在歐洲市場的損失。同時,俄羅斯還可能提出深化液化天然氣合作,在中國市場占據更大份額。
第二,就是希望吸引中國資金到俄羅斯進行投資生產,比如說參與物流、礦產、機械制造等戰時經濟補缺項目。此外,農業合作也可能成為新的合作亮點,俄羅斯遠東地區糧食出口潛力急需中方投資釋放。
說到這里,我們也用中國網友的話來吐槽一下,一是希望普京不要把印度拿來給中國添堵;二是希望他誠心誠意地把火箭發動機,飛機發動機,核潛艇的優勢,托盤拿岀來和中國合作,而不是光指望中國買俄羅斯的天燃氣,石油;三是希望俄羅斯真正認識到有求于中國,應該感恩于中國,而不能當白眼狼!
當然,以中俄目前背靠背的戰略關系,我們當然是能幫的盡力會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