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以沖突升級之際,克里姆林宮突然官宣,普京要訪華四天,主要辦三件大事。
(克里姆林宮官宣,普京要來中國)
當地時間6月22日,俄羅斯總統(tǒng)助理烏沙科夫宣布,8月31日至9月3日,普京將訪問中國。
在普京歷次出行記錄中,為期四天的訪問確實不算短,尤其是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普京都很少離開莫斯科。就連烏沙科夫也承認,普京進行如此長時間的對外訪問確實罕見。
看來普京此次訪華,有很多大事要忙。
根據俄方放出的消息,普京此次訪華主要辦三件大事,一是參與上合峰會;二是與中方舉行重要雙邊會談;三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相關活動。
烏沙科夫稱,中國準備了好幾項活動。
(普京訪華主要辦三件大事)
先來看看第一件事,中國是今年上合輪值主席國,去年俄羅斯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時,中方也親自前往了俄羅斯喀山出席金磚峰會。
今年輪到中國擔任輪值主席國,普京自然也要回訪中國表示支持。
屆時,上合大部分國家領導人應該也會親自來到中國,除了印度總理莫迪可能是個不確定的因素。
不過就印度當前國內外的環(huán)境來看,莫迪政府的執(zhí)政壓力不小,可能也會尋求訪華以緩解自身壓力,他們沒有太多選擇空間。
普京正好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與上合其他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
(中國是今年上合輪值主席國)
第二件事,則關乎著中俄之間的合作。自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中俄雙方也幾乎每年都會見面:檢驗中俄的合作成果,繼續(xù)聊聊未來在各領域的合作。
今年對俄羅斯來說,還至關重要。當前俄烏沖突接近尾聲,伊以沖突的爆發(fā),更是加速了俄烏沖突的結束。
普京很有可能會在此次訪問中,與中方討論結束俄烏沖突的問題,同時為戰(zhàn)爭結束后,中俄接下來的合作鋪墊。
俄烏沖突結束后,中俄之間合作的烈度必然也不會降低,反而有可能會隨著美歐解除了對俄羅斯的制裁,而迎來一個上升的關鍵時期。
這些合作的大方向,都需要中俄元首先點頭,接下來才是各層級官員去確定合作細節(jié)。
(中俄雙邊合作緊密)
當上合峰會結束,中俄雙方也聊完兩國之間的合作后,就到中方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準備的重頭戲了。
蘇聯(lián)也曾援助過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所以我們也不能排除,俄方這次可能也會派出一些代表團參與我們舉行的紀念活動。
不要忘了,一個多月前俄羅斯舉行俄勝利日80周年閱兵儀式時,解放軍也派出了一個代表團方陣參與。同時,中方也親自到場了,與普京共同坐在C位觀賞閱兵,也因此輪到中方舉辦活動,普京也沒有不參與的理由。
我們還要注意到,此時還正值以伊開打,美軍親自下場轟炸伊朗之際。
如果屆時美以伊沖突還沒結束,中俄元首可能還會增加對這一問題的討論。
(美國已經下場參與伊以沖突)
伊朗也是上合成員國之一,中俄作為上合的發(fā)起國、核心國,不可能會對美以伊沖突坐視不管。
克宮選擇在此時官宣普京的訪華行程,顯然也是有講究的。
在美國已經實質性參與伊以沖突之際,中俄之間的任何互動,都會觸動美國人敏感的神經,這也相當于是給美國的警示:中俄不會允許中東局勢失控。
話說回來,普京此次在中國一待就是四天,也體現了中俄關系的特殊性。
普京的長時間停留,恰恰說明了雙方有足夠多的議題需要協(xié)調,無論是俄烏沖突的收尾,還是兩國之間的雙邊合作,或者是有可能繼續(xù)延續(xù)的伊以沖突,都將在此次會晤中落實。
(普京在中國待四天,也體現了中俄關系的特殊性)
中俄關系的特殊性,不僅在于“不結盟卻勝似結盟”的戰(zhàn)略默契,更在于兩國在動蕩世界中始終扮演著“穩(wěn)定錨”的角色。
幾天之前,第28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舉行期間,普京在接受采訪時強調,中俄合作內涵豐富,愿與中方加強全方位合作。
這種關系的深化,絕非針對第三方,而是為了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多極化的世界秩序。
面對單邊霸權和陣營對抗,中俄協(xié)作已成為維護國際公平與穩(wěn)定的關鍵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