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東京謝社長
日本的IT技術相比中國發展落后5年,這是業內得到很多人認可的事實。其實,日本的IT產業不足之處,就是中國IT業的機遇。
今天,我們就嘗試探討一下,日本IT業比較缺哪些成熟的中國IT技術。
首先,是醫療信息管理方面的IT技術。2025年5月,日本的NHK報道,由于日本的醫生覺得日本的病例信息管理系統“HER-SYS”操作繁瑣,很多醫院開始重新使用傳真機來記錄和傳遞病歷。報道指出,該系統無法和許多醫院的電子系統綁定,醫生要付出大量的額外工作才能將病例導入系統,增加了醫生的工作量。
日本的醫療服務多次排名全球第一,長期排名全球前三。日本的平均人均壽命高達83歲左右,也是日本醫療實力的體現。本來,如果日本的醫療信息技術比較先進,日本的醫療服務效率就能大幅提高,日本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會進一步提升。甚至,日本的醫療服務還可以實現全球化,讓更多其它國家的人享受日本的醫療服務,提高健康水平。
所以,我認為,一方面,中國比較先進的醫療信息管理IT產品可能在日本市場有機遇。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讓日本的醫療資源能服務全球患者,可能是未來幾十年的機遇。
第二,社交類互聯網產品在日本市場有機遇。
日本目前已經進入低欲望社會,年輕人喜歡宅在家里,不喜歡與人社交,結婚率和生育率不斷下降。這讓日本政府非常頭疼。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日本把促進年輕人社交寄托到了AI上面。最近這幾年,日本發布的《少子化社會對策白皮書》,就提出要用AI促進結婚率。白皮書中介紹了一個日本愛媛縣的一個做法:利用AI幫助年輕人匹配結婚對象。日本政府還為這項事業投入20億日元。
2025年6月,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賀滋縣用AI促進了結婚率,39%的結婚案件都是由AI推薦認識的。
目前,在社交軟件方面,日本主要還是在使用歐美的社交產品,以及一開始從韓國創業起步的LINE。日本本土的社交產品并不豐富,這實際上是中國社交軟件的機遇。
過去這些年,中國的社交軟件,呈現出非常多的模式,在微信一家獨大的環境下,依然有大量有特色的社交軟件,憑借獨特的社交創意和模式,獲得了大量客戶。
這些社交軟件,其實放到日本可能也有效,因為日本人心理還是屬于東方文化范疇,和中國人的心理模式接近,歐美系的社交軟件,可能在文化心理上未必有中國產品更貼近日本人。目前,我已經知道,一些華人創立的社交應用,在日本上線,在日本獲得了不少用戶。
當然,上面說的機遇,主要還是存在市場空間。必須要強調的是,中國IT業想要成功出海日本,真正拿到市場,也有不小的挑戰,中國IT企業出海日本還是要謹慎。
中國IT產業出海日本的主要挑戰在于:如何與日本市場、客戶和合作伙伴建立項目合作關系?日本市場比較保守,一開始與客戶和合作伙伴建立信任較難。可是,一旦建立信任,就可以長期合作,合作關系非常穩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