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洞見Moon
來源 | 洞見(ID:DJ00123987)
智者寡言,愚者善辯。
之前看《萬箭穿心》,為李寶莉深感不忿。
她精明能干,勤儉持家,為了家庭盡心竭力,卻落了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丈夫寧愿自殺也不肯和她過日子;一手養大的兒子考上大學后直接和她斷絕母子關系;婆婆也將她趕出家門……
如今經歷許多,再以中年人的視角去看,才發現李寶莉會有這樣的下場,完全是因為她那張強勢的嘴。
當自己被下崗,丈夫在國企步步高升時,她為了能壓丈夫一頭,整天拿戶口說事:“農村來的,就是賤!”
在外人面前也絲毫不顧及丈夫的顏面,稍有不順就肆意謾罵。
后來丈夫自殺,她又將這一套用在了兒子上。
兒子稍有反抗的趨勢,迎來的必定是李寶莉劈頭蓋臉的數落。
每天只有一個問題:作業寫完沒?
所謂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用刀傷人,和用“刀子嘴”傷人,本質上都是傷人。
把言語當作武器,非要壓人一頭,勝人一分,也不怪別人厭而遠之。
1
生活不是電影,沒那么多狗血的劇情,但道理卻共通。
- 當一個人始終要在言語上占上風的時候,看似是贏了對方,實則是輸掉了關系。
《我是演說家》主持人寇乃馨是個非常強勢的人。
她的性格要求自己和別人發生爭執時,無論如何都要在言語上獲勝。
有一次,她和丈夫黃國倫吵架,眼看自己不占理,她直接亮出殺招:
“黃國倫,你憑哪一點配得上我寇乃馨,你知不知道你離過婚,你是個二手貨,你配不上我。”
黃國倫聽完沒有回嘴,轉身開始收拾行李,拉著行李箱走到家門口,回過頭對她說:乃馨,有些話是不能出口的,你知道嗎?
說完,他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接下來的幾天,寇乃馨怎么也找不到他。
這個時候,她才后知后覺,自己一貫強勢的話語,給丈夫以及身邊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語言都是有力量的,你越強勢,就會把人推得遠遠的。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非理性爭辯”的說法。
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驅使他們不斷反駁別人,否定別人的言論,以此來獲取滿足感。
在這個爭辯的過程中,他們完全處在一種盲目對抗的狀態,只會造成兩種后果:
一是不斷內耗自己,總是把自身的能量消耗在無意義的爭斗上;
二是漸漸推開對方,讓身邊的人深陷痛苦之中從而離去。
真正有修養,懂得關愛別人的人,從不會帶著負面的情緒和挑剔的眼光,用強勢的語言去傷害別人。
2
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剛從美國留學回國時,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
那時他自持留學身份,一旦和同事有分歧總會說:“這個問題我在美國遇到過,當時我就是這樣處理的,你那樣搞不行。”
盛氣凌人的語氣,仿佛除了他,別人的想法都是錯誤落后的。
后來,每當他走進會議室,原本熱烈討論的眾人,就會立刻啞口不言。
幾個月下來,不僅項目沒有怎么開展,他自己也常感到身心俱疲。
直到有次外出調研,見到風格各異的樓房,他才發現:
“世界是多樣的,我所知的也只是其中一樣。”
在這之后,他開始關注周圍同事的意見。
每當有不同觀點,他都讓對方先說完,然后基于自己的理解提出看法。
他漸漸發現,同事和自己之間的合作越來越頻繁,原本難以推進的項目也慢慢有了起色。
你看,強勢的語言只會讓別人對你避而遠之。
與其爭論,不如真誠尋求溝通方法。
跟人溝通,別把話語權牢牢地攥在手里,也要給別人留出發揮的空間。
所謂水低為海,人低為王。
姿態放低,你的人緣自然就好了。
羅振宇說過,人生最大的阻礙之一,是在溝通中享受贏的感覺。
他們自以為有見解,自以為有口才,所以總想在關系里爭個高下。
但這種把自己的觀點凌駕于對方之上的表達,只會讓對方覺得不痛快。
- 凡事不急于表達,用虛心請教代替自以為是,用耐心聆聽代替“你聽我說”。
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人生層次不斷提升的體現。
3
著名演講家黃亞軍分享過快速判別一個人情商高低的方法。
比如,你提出一個觀點:江西人最能吃辣。
然后你找到三個人,分別向他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第一個人告訴你說:那是你沒去過重慶,重慶人才能吃辣!火鍋湯泡米飯,你見過嗎?
第二個人告訴你說:什么呀,湖南人才最能吃辣。
第三個人則告訴你說:是的,江西人確實能吃辣,不過重慶人也挺能吃辣的。
上面這三個人,哪個人的回答讓你更舒服?
顯然是第三個人。
一個人若非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即便一時占了上風,在人際交往中也必會吃敗仗。
但你若肯放低身段去傾聽別人,自然能贏得所有人的敬重。
《第一觀察》主持人梁宏達多次夸贊葛優的待人之道。
葛優雖然名氣大,但他對所有人都很謙虛。
比如在酒桌上,人喝高了難免會得意忘形,高談闊論。
這時,有人就會忍不住嘲諷:“就你厲害,就你知道得多。”
但葛優從不。
他不僅不拆臺,還會一邊傾聽,一邊給對方搭話:“這個我還真不知道,得聽您細說。”
談到這些,梁宏達感慨:“你要是跟葛優接觸過,你百分之百會喜歡他。”
比如咄咄逼人的態度,謙虛溫潤的言語,更容易讓人折服。
富蘭克林也說:
爭辯和反駁或許會帶來暫時的勝利。但你永遠無法通過這表面上的勝利贏得對方的尊敬。
那些居高臨下,對他人頤指氣使的人,到頭來都輸光了人緣,敗壞了人品。
而那些看破不說破,主動為對方搭臺的人,既保全了他人的體面,也彰顯了自己的修養。
常言道,智者寡言,愚者善辯。
- 比起一味爭辯,控制自己的反駁欲,才是高情商的表現。
作家李小墨剛上大學的時候,被同學拉著去報名參加院辯論隊的選拔。
看了幾場經典的國際辯論賽視頻后,她突然迷上了那種唇槍舌戰的感覺。
生活里所有的事情都會成為她的辯題,只要被她揪住,一定要辯出個是非對錯。
正是這樣,導致她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后來她才明白:嘴上不饒人,只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她說: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他人,是情商最低的行為。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從不是你攻擊別人的武器。
當你放下了所謂的爭勝心,學著去溝通、去傾聽,你才能贏得長久的關系。
*作者:洞見Moon,洞見(DJ00123987)旗下專欄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