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又到一季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曾經,網上流傳一種戲謔的偏見:“勸人學法,千刀萬剮”。其實,如果孩子真的對法律感興趣,雄韜客認為,家長可以支持娃兒學習法律。雖然大學本科學法律并不輕松,但對于感興趣的法科生是不差的選擇,最起碼鍛煉了縝密的邏輯思維,就業面向公檢法司律等相關行業,或者考研深造,還能進媒體當政法類記者、入公司當法律顧問等。
就此,“雄韜視線“轉載著名律師斯偉江的一篇文章,以饗諸君。
高中畢業季,也是填志愿季節,好多家長來問,現在還適合填法律專業嗎?因為看上去法律專業就業率,似乎已是錦瑟年華西逝波。法學院教授給學生的致辭好像少了,或都明白,心靈之雞湯,已經滋養不了現實之單薄。
俗話說,干一行,怨一行。工作畢竟是勞苦的,世界上似乎沒有輕松的工作。要賺錢養家,畢竟還是要勞作的,不勞作賺錢,多半只能靠刑法480條,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也可能是干一行,愛一行,尤其是你嘗到工作的回報時,這回報往往不主要是因為錢,但也不排斥錢。當你真正幫助到一個人(其實也就幫到一家人),你會覺得工作是有光芒的。
法律就業率的困難,是和整體經濟和治理狀況相關的。越是走向依法治國,法律職業的重要性越大。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滿世界的陌生人做生意,靠的不是同鄉的信譽,或者血緣的關系,靠的是復雜的法律制約,市場上良好聲譽的獎勵;越多的商業往來,越需要律師介入的合同;越復雜的交易體系,越需要精密的設計;越多的政府監管,越多的行政刑事立法,越意味著公權力的擴張,越存在濫用的可能性。如此,公民的財產權,人身權的保障,越存在風險。這些保障,既需要權力部門內部或它們之間的制約,更需要外部的制約,法律職業的去向,既走向公權力內部,更多的走向律師事務所,甚至企業的法務部,可以遍布整個社會,法網恢恢,何處無法律人?
據說新聞學院的教授勸大家不要報考新聞專業,他說的似乎很有道理,因為新聞業據說更蕭條,很多記者,不是轉行去了公關,就是轉行當了律師,被人嘲弄為1910年進宮的太監,這笑聲,似乎表明律師行業也是日薄西山。新聞業的式微,本身是社會追求真相的艱難,律師的日薄,是國家追求明規則治國的曲折。
新聞和律師,都是朝陽產業,看你的眼光是否夠長久?如果以國家轉型的百年或者六十年一甲子來看,中國走向現代國家,告別王朝統治,才一百多年,49年以后,走向市場經濟,也是鄧時代開始,短短數十年,國家已經有較為成型的市場經濟,和法制體系,培養了大量的法律人才,構建了基礎的市場有關的法律,雖然保障財產權和人權的法律,依舊有不少短板和漏洞,但如果和市場經濟之前,或者王朝時期的法律相比,還是有長足進步。短期歷史讓人唏噓,長期回顧,或能給人希望。
一個大學生所選擇的職業生涯,起碼有四十年以上,且不說做到極限,上海有位老律師現在94歲還在執業,巴菲特百歲還上班。四十年內,國家即便有波折,只要最終還走向市場經濟,法律依舊是不可或缺,(當然,新聞也是),一個國家之國民,一旦嘗過自由的味道,恐怕很難回去計劃經濟。人心向前,不可阻擋。
律師職業,既鍛煉口才,書面寫作,還要有和客戶建立信任的能力,需要在市場上生存,存活者,系社會之中堅力量。體制內法律人,手柄公權,維系政府之基本功能。在法制衰變時,律師是守望者,在法治興起時,法律人是建設者。這是宏觀的方面。微觀方面,再不濟的社會,只要這個職業還在,法律人依舊可以法律和良知,在黑暗中找到些許亮光。實在不行,也能讓當事人知道,即便法律淹沒在黑暗中,但世界上,依然還有人和他(她)站在一起,這是傳遞愛的力量。這力量,在寒冬中最為寶貴,成為黑夜中的晨星。
江西萍鄉的老賀,多年前因為反腐,妻子被抓,兒子被抓,女兒被通緝,都不認罪(事實上也沒罪)。坐滿牢出來,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問我,斯律師,什么時候可以申訴,國家啥時候平反。我告訴他,現在時候還沒到,春風還沒有吹,耐心等候。反腐,涉黑的申訴,目前都遙遙無期,但并不是無期,總會有一天,以法治原則,檢驗這些案子,是真的黑腐,還是運動中被過火了。每次老賀通完話,都得到一些安慰。此時,感覺身份不是律師,是心理醫生。
短期看,至少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法律職業飽和,競爭壓力很大,對真熱愛法律的人來說,這一段艱難歲月,是大浪淘沙的過程。作為父母和孩子,如果要找一份謀生的職業,法律,或許這幾年不是很高光。(但比那些不實用的專業,法律、會計、外語、理工科,至少是學了一技之長的)。但對于真愛來說,法律的回報,真不是可以完全用金錢來計量的。工作之重要,最重要的一點,實現你一生的天命呼召,人生苦短,總有遺憾,但畢竟你來過,你做過,你愛過,更何況,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是一個和醫生一樣,能給人幫助的職業。
對于彷徨中的年青律師,甚至中年律師來說,依然是一個信心堅持問題,但歸根結底是一個目標問題,雖謀生不易,但如果目標是謀生,真可能不易,但目標是幫到眼前的當事人,用心用力,依然是有些空間。絕望會讓人失去行善的能力。澤博所的王飛律師對我說,自己每天起來,都覺得自己的職業,是保障人權的偉大職業,很有意義,充滿信心和斗志。我雖然做不到,但心向往之。王飛律師不是出自211、985大學,他的同事王興律師也一樣,但二者都是國內最優秀的刑事律師,在目前艱難的環境下,每每閃爍著法律之光。真應了三劍客的另一位張磊律師說的,夜越黑,越閃光。在轉型期的洪流中,法律人必將是巨流河不至于泛濫的堤壩之一。
一條向下走的路,也是向上走的路,反之亦然,關鍵是以什么樣的歷史眼光來衡量。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十幾年前擠破頭的計算機專業,現在找工作居然很困難。人眼看不到自己的將來,也看不到社會將來如何變遷,但回顧歷史,多少能看到一些痕跡。馬可吐溫說:“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 有人翻譯成,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但不簡單重復。一國無論如何,都會治亂興替。雖然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畢竟法律之治,扎根于人心,因為人心都向往公平。所以,如果你真的愛法律,那就去,追求真愛,等待真愛,擁抱真愛。從這個角度看,沒有信仰,很難熬過暗夜。希臘的神相信能力和快意恩仇,而希伯來公義和慈愛的神,更強調要等候審判,因為申冤在我,我必報應。而法律人既可能是報應的工具,也可能是報應的對象,慎哉!
聊到此處,已經偏題,對錯失真愛的人來說,引用一句馬可吐溫的話來結束:二十年后,讓你更失望的將是你沒有做的事,而不是你做過的事。把這二改為四,就是我的意思,版權依然歸馬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