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微脈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招商證券國際和德意志銀行擔任聯席保薦人。
微脈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人工智能全病程管理服務企業,致力于運用AI賦能醫療服務行業,鏈接醫院、醫生及患者,重構醫院的醫療服務價值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4年收入計算,微脈是中國前三大全病程管理服務提供商之一,且為中國最大的服務患者的AI+全病程管理服務提供商。
根據招股書,微脈2022年、2023年、2024年營收分別為5.12億元、6.28億元、6.53億元;虧損分別為4.14億元、1.5億元、1.93億元;期內利潤率分別為-81%、-23.8%、-29.6%。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2.33億元、9911萬元、3020萬元。
微脈的業務模式主要在于在于與公立醫院的深度綁定及全病程管理服務的標準化輸出:
1.醫院合作網絡:截至2025年6月20日,微脈已與157家醫院直接簽約并設立全病程管理中心,配備多學科健康管理團隊;同時與超4,700家醫院及醫療機構在支付結算、病歷調閱等領域開展合作。
2.服務規模與質量:累計服務患者超50萬名,覆蓋產科、腫瘤科等80余個病種,2024年人均服務價值達1,600元,超行業均值4倍。患者滿意率超99.9%,印證其服務質量。
3.收入結構:2024年全病程管理收入占比72%(4.7億元),醫療健康產品銷售占比19.4%(1.26億元),保險經紀業務占比8.6%(5,626萬元),形成多元化收入來源。
近年來,中國醫療改革與全病程管理市場爆發,中國全病程管理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163億元增至2024年的614億元(復合增長率39.3%),預計2030年將達3,654億元(復合增長率34.6%)。
另外,國家《促進健康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等政策推動醫療模式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轉型,醫院需求攀升。
微脈開發了采用M.A.S.(多智能體系統)及MoM(混合模型)架構的CareAI— 中國首批AI醫療管理平臺之一。通過在微脈公司的解決方案中深度應用CareAI,引導醫療機構從「以治療為中心」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轉型。有望在其中分一杯羹。
根據招股書,微脈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提升AI能力,并擴大AI應用場景;擴大全病程管理服務;擴大醫療管理生態圈并拓展其他相鄰業務線;策略性投資或收購在特定醫療專科具有競爭優勢和市場地位的公司;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