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27日,記者從滬深交易所獲悉,滬深交易所就調整主板風險警示股票價格漲跌幅限制比例有關事項公開征求意見,擬將主板風險警示股票價格的漲跌幅限制比例調整為10%。“風險警示股票價格的漲跌幅限制為5%”不再施行,與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
先說影響:10cm以后,資金的抱團影響力會減弱,但板塊資金的活躍度會增加,資金更偏向于公司基本面和確定性——波動加大意味著籌碼博弈會更謹慎了,許多人或許不敢重倉st了。
然后大家得了解一下想這么改的背景原因。
由于ST股實行5%的漲跌幅限制,降低了市場炒作的門檻,加之風險警示板存在買入數量限制,導致該板塊整體流動性不足且缺乏足夠的交易對手方。
再加上今年以來ST板塊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加至約200家,促使部分資金或主動或被動地流向該板塊,以上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今年許多新晉ST個股不跌反漲。
在此背景下,部分ST個股(尤其是新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的價格,已被炒作至超過戴帽前的水平,形成了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這一狀況表明,現行的風險警示板制度已顯現出與設計初衷相背離的失效跡象,亟需結合當前市場特點進行相應調整和完善。
這么一改,肯定會打擊st板塊炒作的積極性——5%連板和10%連板資金體量難度可不一樣,本來可能有三個板,改完后可能一個板就歇菜了。那些垃圾股跌起來更快,大家選股更得小心,難搞哦。
ST股本身就是高風險品種,波動放大意味著賭性更強。有人歡呼可以玩得更嗨,也有人警告這是加速收割韭菜的鐮刀。
這次調整并非突發奇想,而是注冊制改革的一部分。
主板全面注冊制后,交易制度需要統一,ST股原本5%的限制顯得格格不入。
監管層可能認為,既然市場已經成熟,投資者應該自己承擔風險,沒必要再像過去那樣過度保護。
但問題在于,ST股和普通股票完全不同。它們大多基本面稀爛,有的甚至瀕臨退市。
5%的限制雖然讓交易不痛快,但至少能減緩暴跌的速度。現在放寬到10%,一天就能跌停到漲停,或者反過來,波動劇烈程度直接翻倍。
那些愛冒險的短線玩家該樂瘋了。以前ST股一天最多漲5%,現在翻倍,做T的空間更大。
一些游資和牛散也早就盯上這塊肥肉,漲跌幅放寬后,他們能更快拉高出貨,或者砸盤吸籌。
長線投資者和理性派嗤之以鼻。ST股本身風險極高,放寬漲跌幅只會讓投機更瘋狂。過去5%的限制還能讓一些散戶冷靜一下,現在10%的波動,更容易讓人頭腦發熱,追漲殺跌。
更關鍵的是,ST股的流動性本來就不咋地。一旦遇到利空,賣盤堆積,可能連續跌停都跑不掉。漲跌幅放寬后,跌停板上的賣單可能更多,反而加劇流動性危機。
回顧過去,ST股的走勢往往極端。有的因為摘帽預期,連續漲停翻倍;有的因為退市風險,直接腰斬。漲跌幅限制放寬后,這種極端行情可能更頻繁。
比如2024年底,ST板塊曾集體暴跌,部分股票直接腰斬。
如果當時漲跌幅是10%,可能跌得更狠。同樣,一些ST股因為重組預期,短期內暴力拉升,現在波動空間更大,炒作會更瘋狂。
ST股的玩家主要是三類人:賭徒、套利者和價值挖掘者。
賭徒純粹博傻,不管基本面,只看K線圖。套利者盯著摘帽、重組等事件,提前埋伏。價值挖掘者則尋找被錯殺的ST股,等待基本面反轉。
漲跌幅放寬后,賭徒會更活躍,套利者的機會也更多。但價值挖掘者可能更謹慎,因為波動加大意味著判斷失誤的成本更高。
監管層這次的調整,可能是想讓市場自己決定ST股的命運。既然注冊制下退市常態化,ST股的生死就該由市場定價。漲跌幅放寬,某種程度上或許是想讓風險更快暴露。
但問題在于,A股的散戶太多,很多人根本不懂ST股的風險。
目前的漲跌幅規則
漲跌幅放寬后,可能會有更多人被收割。監管層或許認為,投資者教育已經做了很多年,該讓市場自己消化風險了。
未來ST股的兩極分化會更明顯。有重組預期的,可能被爆炒;沒救的,會加速退市。漲跌幅放寬后,好公司和爛公司的差距會更快顯現。st炒作的周期會受影響,將顯著加快推動st股票見頂或者見底。
對投資者來說,關鍵還是看基本面。如果一家ST股真有希望翻身,放寬漲跌幅反而是機會。但如果只是炒概念,那風險比以往更大。
ST股的游戲,從來都是贏家少,輸家多。今后規則變了,游戲沒變,只是賭注更大了。市場唯一不變的是人性,漲跌幅放寬,放大的不是機會,而是人心里的貪婪和恐懼,大家還是小心再小心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