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男友家,男友媽竟當眾用彩禮拿捏我,我氣笑:誰稀罕
“有錢難買好風俗,沒理偏逢硬禮數。”
第一次上門見準婆婆,我以為是聊家常,結果卻像被攔在了一扇明碼標價的門外。
我叫秦婧,今年28歲,家在江南小鎮,父母是中學老師,從小把我教得明理大方。
大學畢業后,我留在杭州一家外企做HR,三年前和男友程野相識,慢慢談出了感情。
他穩重成熟,對我體貼入微。
如今談婚論嫁提上日程,我也在忐忑和期待中,跟著他第一次登門拜訪未來的準公婆。
那天陽光暖融融的,程野開車接我,后備箱還塞著水果禮盒和保健品,說:“我媽嘴硬心軟,你別怕,她就話多。”
我點點頭,手心卻出了汗。
可沒想到,還沒進廚房喝一口水,飯桌上氣氛就變了味。
未來婆婆高挑著眉看我,語氣帶著幾分打量:“小秦啊,我聽說你家就你一個姑娘?”
我點頭:“是,我爸媽都在編制里,平時工作挺忙。”
她沒接我話,轉頭對她丈夫笑:“現在的女娃子啊,有工作有主見,但總得知道規矩吧。我們家是要辦婚禮的,彩禮少不了,十三萬八是基本的意思,再少,我們也不丟這個人。”
我有些懵,正想解釋我們早有共識要簡辦婚禮,她卻緊跟一句:“不過嘛——要是嫁得起,就得陪得上,車子房子男方準備了,嫁妝你家總不能差太遠?另外嘛,有些姑娘家沒底氣,就想著搶了婚事走,錢不錢的都‘不重要’了。”
那一刻我忍不住笑出聲,端起茶杯低聲說:“阿姨,您是當我是上門討債來了?彩禮不是問題,我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但如果婚姻變成了講價的交易,那我還真——誰稀罕?”
場面瞬間靜了三秒,程野慌忙拉我:“媽,您別這樣!”
我站起身,臉仍掛著笑:“程野,你要是沒立場,那這婚也別提了。”
回到家我整整兩天沒接他電話。
第三天傍晚,我剛下班,他在我公司樓下等著,手里捧著兩杯奶茶,像個做錯事的大男孩:“婧婧,我媽那天太唐突,我沒想到她當面說這些。其實她這些年被周圍攀比的環境裹著走,一開口就想贏……不是針對你。”
我嘆了口氣:“你可以不站在她那邊,但你不能沒站在我這邊。”
他說:“我后來和她談了一晚。她哭了,說怕你是那種只圖輕松不顧老人的人。我告訴她,你的認真,是我這輩子想守著的堅定。”
一個月后,我們一起請雙方父母吃了頓飯。
程野當著大家面說:“我們不要彩禮,不比嫁妝,只講緣分和感情。爸媽給什么是心意,不給我們也感恩。”
未來婆婆點點頭,遞給我一封信封,說:“小秦,你比我想得更有份量。這里面是我們的祝福,不多,但你安心來我們家。以后我不問你能不能給我面子,只求你和我兒子過好日子。”
我鼻頭一酸,笑著接過。
“嫁女不是賣,結親不是算。”
一個家庭的溫度,不該靠婚禮上的“數額”來決定。
把媳婦當自家人,就得多一分尊重;拿彩禮做“門檻”,只會擋了真正的親情。
誰稀罕高門深戶的冷漠?
愿所有姑娘,遇到的不是“談條件的婆婆”,而是“講情分的家庭”。
正所謂——彩禮傷心,寒的是心,不是錢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