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12月27日,敘利亞新政府青年外交官穆拉在接受采訪時說道:“我們不再視以色列為問題,我們的問題出在別的地方。”
短短一句話,敘利亞天塌了,明明打生打死了這么多年的世仇,就這么輕飄飄一句話就化干戈為玉帛了?
敘利亞民眾也搞不懂新政府到底想要釋放什么信號,一時間整個國家陷入了詭異的安靜!
看看兩國之間這些年的恩怨糾葛,連非軍事區都快轟平了這次新政府的一系列舉動究竟是“和平鴿”真飛了,還是想要“挖坑”埋伏筆呢?
從冤家到朋友?
之所以這次敘利亞新政府的一系列舉動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歸根到底還是敘利亞跟以色列的仇怨結的太深了。
自打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敘利亞跟它就沒對付過。巴沙爾·阿薩德當總統的這些年,敘利亞也一直是反以陣營的主力軍。
這么多年來對抗以色列一直是敘利亞的政府主要基調,整日喊著抵抗以色列侵略、收復戈蘭高地的口號。
雖然阿薩德政府已經倒臺,可是敘利亞和以色列的民族矛盾并沒有因政府改旗易幟而有所變化,更何況兩國之間還有十分深刻的宗教矛盾,50多年的時間真的就這么容易被解開了嗎?
其實敘利亞現在的局勢可比阿薩德時期復雜多了,新政府是由敘利亞沙姆解放組織主導的。
這么多年來一直是游擊隊檔次的存在,沒人能想到他們這一次成功上位,摧枯拉朽一般的推翻了巴沙爾政權,所以說到底這也只不過是個過渡政府,畢竟現在接管政府的這幫人根本就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
至于現在向以色列示好的根本原因也不能猜,敘利亞現在真的打不起了?
哪怕不談同以色列的沖突,敘利亞已經打了十多年了,本來國土面積就不大,國家早就在不停的動蕩中千瘡百孔,經濟崩潰民生凋敝。
聯合國早已將敘利亞劃為戰亂區,截至目前為止,敘利亞有110多萬人四處流亡,1700萬人急需援助。
大馬士革早就被打成了一片廢墟,之前是破壞者主力的新政府現在成了新國家的主要建設者,可問題是阿薩德走之前準備的還算充分,幾乎沒怎么給新政府新政府手里留錢。
可國家建設恢復經濟每一樣都需要海量的資金,新政府也只能想方設法的找外援了!
以色列和美國這些西方國家就是中東地區最大的金主。
跟他們搞好關系重建自然有望。所以跟以色列搞好關系就成了敘利亞新政府靠向西方的投名狀,不管未來形勢如何,態度至少得擺端正了!
以敘仇怨知多少
那么形勢真的可以向敘利亞新政府所期待的那樣發展嗎?從敘利亞民眾的角度來看,或許很難答應!
前文已經說過,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仇怨已經持續了50多年了,更確切的說,敘利亞是阿拉伯國家中第1個扯起大旗反對以色列建國的。
1948年以色列宣布獨立,敘利亞立馬聯合其他阿拉伯國家,喊著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的口號,五國一起進攻以色列,史稱“第一次中東戰爭”。
可惜以色列的戰斗力實在太過強悍,敘利亞這一腳算是踢在了鐵板上,雖然沒能消滅以色列,反而失去了部分土地。
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就沒斷過,幾乎每一次中東戰爭都有敘利亞的身影。
1967年,中東再次燃起戰火,這次敘利亞打了個大敗仗,直接被以色列占領了戈蘭高地,兩國關系徹底陷入冰點。
戈蘭高地是中東出了名的戰略要地,不但可以俯瞰整個以色列北部平原,還能監控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
這一刀算是實打實的戳在敘利亞的心口,1973年,敘利亞和埃及聯手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想要奪回戈蘭高地,但本來的是又一次失敗。
戰爭結束后,兩國簽署了停火協議,劃定了非軍事區。
但戈蘭高地的失去已經成了敘利亞的心病,幾十年來,巴沙爾家族統治的敘利亞從未放棄對戈蘭高地的主權聲索。
最關鍵的問題是,敘利亞的民眾對以色列也沒什么好印象,如果說戈蘭高地的失去只會影響國家戰略的話。
那這些年以色列對敘利亞超過500次的空襲,徹底把敘利亞民眾逼到了以色列的對立面上,雖然以色列對外形成每次空襲針對的都是敘利亞的軍事裝備。
但絕大多數空襲都有民眾傷亡,所以用世仇來形容兩國關系一點都不夸張!
而且以色列這兩年的所作所為早已超越了防守的范疇,每一次行動就是奔著成為中東霸主的目標去的,自然也就成了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共同的敵人。
這次敘利亞新政府想要重新投入西方的懷抱,不光要面對敘利亞民眾的不理解,在國際政治層面也將困難重重。
在其他國家看來,敘利亞一旦真的和以色列和解,就意味著地區力量平衡將被打破,在這一地區擁有政治利益的伊朗和俄羅斯一定會非常緊張。
所以未來敘利亞的形勢如何還有的看!即便敘利亞真的能突破重重限制和以色列改善關系,新政府又真的能順利重建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嗎?
修復關系容易,重建之路難如登天
新政府轉變立場向西方靠攏帶來的好處是十分明顯的,至少在西方和以色列眼里敘利亞不再是巴沙爾時代的“反以先鋒”。
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新政府高官一再表示,他們愿意維持1974年的停火協議,也希望跟以色列“做好鄰居”。
對美國來說,自然樂于見到敘利亞棄暗投明,現在美國的軍事實力整體在走下坡路。
中東地區一個伊朗就已經搞得美國極為頭疼,如果敘利亞愿意成為西方的急先鋒,幫助西方弱化伊朗的影響力,還真是等于幫了美國和以色列一個大忙。
伊朗這些年為了擴充自己的抵抗之弧在敘利亞沒少下功夫,在以色列的眼皮子底下小動作連連,先是支持真主張,后來又武裝敘利亞境內親伊朗的民兵組織。
儼然已地區大自居,擺明軍馬贊同美以在中東掰掰腕子。
敘利亞新政府的倒戈就讓伊朗十分難受了,這兩天敘利亞新政府已經決定禁止所有伊朗飛機,包括民用航班飛越敘利亞領空。
沙拉還公開表示,他們已經清理了大量伊朗武裝分子,基本關閉了伊朗對敘利亞境內軍事力量的“供給線”。
不久前,以色列戰機剛逼停了一架疑似給真主黨運送武器的伊朗航班,現在敘利亞新政府直接給它禁飛,這態度已經表示的夠明確的了!
可親西方、親以色列的政策能幫敘利亞順利重建嗎?恐怕難!
敘利亞國內的情況已經爛到骨子里了。
十多年的內戰對國家經濟的摧殘是毀滅性的,整個國家幾乎一半的人逃往國外,另一半的人流離失所,想要把人心重新聚攏起來已經是天大的困難,西方能夠提供幫助的只有各種貸款,但國家重建說到底還需要敘利亞人民自己參與。
可現在敘利亞已經沒人了!更別提敘利亞的GDP已經從曾經的540億美元暴跌至80億美元,國家財政枯竭,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幾乎癱瘓。
就這么個爛攤子,單靠親以色列、親西方政策,真的就能立刻吸引外資和外援嗎?未必。
敘利亞的局勢不僅僅是由國內問題決定的,外部勢力的干預依然是敘利亞重建的最大阻礙之一。
俄羅斯在敘利亞有軍事存在,一直以來俄敘兩國的關系都算十分友好,敘利亞新政府上臺后,雖然同俄羅斯表現出一定的接觸姿態,但疏遠的意味十分明顯。
一向在國際關系上強硬無比的普京會輕易讓出對敘利亞的影響力嗎?大概率不能!
俄羅斯只不過是敘利亞外交困境的一部分而已,還有土耳其不斷干涉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問題。
看上去關系最為復雜的伊朗反而是其中實力最弱小的一方,但即便如此,伊朗也絕不可能輕易放手。
再看看西方國家和美國,他們雖然對敘利亞新政府的轉變表示歡迎,但也不可能單憑新政府的靠攏意愿就解除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
美國和西方國家將來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敘利亞新政府如果要想順利地獲得西方援助,并讓西方暫停制裁,恐怕現在做的妥協還遠遠不夠。
最關鍵的戈蘭高地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雖然敘利亞新政府目前沒有再提收復戈蘭高地的事,但如果徹底放棄戈蘭高地本身就是賣國行為,相信立足未穩的新政府還不敢如此明目張膽的放棄淪陷區。
結尾
總結來看,新政府想憑現在的狀態給敘利亞帶來完全的轉機幾乎是不現實的。
想要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找到一條出路,敘利亞新政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句話,修復關系容易,重建國家難。未來的敘利亞局勢依舊復雜多變,中東這盤棋遠遠沒有下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