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以色列打了12天,誰是最后的贏家呢?
答案是:特朗普、哈梅內伊和內塔尼亞胡三人都贏了!
這當中最大的贏家當然是特朗普!
雙方宣布停火后,美國眾議員巴迪·卡特立即提名懂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他促成了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歷史性”停火。
卡特在信里寫道:特朗普總統的影響力有助于達成一項許多人認為不可能的快速協議,他還采取了大膽、果斷的行動來阻止伊朗的核野心,其領導作用目前是諾貝爾和平獎理想的“典范”。
而就在上周,巴基斯坦也給了特朗普提名,理由是他為結束印巴沖突做出了貢獻。
考慮到懂王上任還不滿半年,就結束了兩場沖突,不拿個和平獎顯然說不過去。
當然了,諾獎組委會給不給面子是另一回事!
錦上添花的還有北約秘書長呂特,他給美國總統發了條很長的短信,馬屁拍的后者都有點不好意思,只能把短信內容公之于眾。
這位秘書長寫道:祝賀并感謝你在伊朗采取的果斷行動,這出人意料的招數真是非比尋常,讓我們更有安全感。
他還宣稱,特朗普實現了幾十年來美國總統都無法完成的事情,就是北約成員國都同意將GDP的5%用于防務。
這一條明顯是在說瞎話,因為西班牙已拒絕了加軍費的要求,首相桑切斯還說這種想法“不僅不合理,而且會適得其反”。
但對于政治立場來說,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點是:呂特的短信堪稱西方官場思維的優秀示范文,有心在西方政界發展、做出一番事業的朋友要用心揣摩、仔細領會,否則拍馬屁都拍不到點子上,一輩子進不了西方主流圈層。
其次,哈梅內伊也獲得了極大的勝利。
塔斯尼姆通訊社稱,兩國停戰后,成千上萬的伊朗人涌入街頭,他們舉著哈梅內伊和近期烈士的畫像,向伊斯蘭革命衛隊、伊朗軍隊、巴斯基民兵和警察表達了感激之情,贊揚他們的堅定和英勇、帶領伊朗人民走向勝利。
總統佩澤希齊揚則是贊揚伊朗人民保持團結、堅決抵抗,并表示人民必須為戰勝猶太復國主義政權而感到自豪。
也就是說,這場戰爭團結了伊朗,哈梅內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的聲望不降反升,波斯王子巴列維想帶著他的漂亮老婆回國繼位,只怕沒那么容易。
而美國與以色列試圖摧毀伊朗核設施的努力也未能成功,五角大樓國防情報局的評估報告稱,美軍對伊核設施的打擊沒有摧毀核心部分,可能只使其倒退了幾個月。
CNN引用消息人士的話稱,伊朗的濃縮鈾庫存并未被銷毀,離心機基本上“完好無損”。并且濃縮鈾在美國空襲之前就已經運走。
也就是說,只要伊朗方面愿意,他們的核計劃很快就能恢復。
最后,內塔尼亞胡也贏了。
他當天發表電視講話,稱以色列摧毀了伊朗的導彈制造業,根除了波斯人的惡意和威脅,完全戰勝了伊朗,而這場勝利是歷史性的,將被世代銘記。
他還警告伊朗領導層,誓言以色列將毫不猶豫地打擊任何恢復核野心的企圖。
客觀的說,這場沖突挽救了以色列總理的政治生命。
哈馬斯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之后,內塔尼亞胡因為在國家安全方面存在重大失誤,面臨空前的政治危機,其支持率一度跌到37%,處于下崗的邊緣。
但他把矛頭轉向伊朗,就成功的將公眾視線從“人質危機”轉向“國家存亡”,壓制了國內的抗議浪潮。
戰爭爆發后,以色列猶太裔選民對打擊伊朗的支持率高達83%,其中近三成原本反對內塔尼亞胡的民眾態度轉向中立或支持。右翼媒體更將哈馬斯襲擊重塑為“國家覺醒的轉折點”,還有人稱他是猶太民族的“堅定守護者”。
對內塔尼亞胡來說,目前形勢是一片大好, 他已重獲民意授權。
說到底,這場戰爭的本質,不過是利庫德集團爭取權力的政治豪賭,而他們恰好賭贏了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