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軍事外行,問他對解放臺灣的看法就夠了。如果他一開口就是“導彈狂轟”、“火箭彈全覆蓋”,幾天就能搞定,那肯定是個軍盲。
因為臺灣的防御體系遠比想象中復雜。作為全球軍事部署最密集的地區之一,臺灣當局在美國支持下構建了多層防御網絡。光防空系統,他們就部署了美國“愛國者”導彈和自研的“天弓”系統,這些導彈不僅能攔截普通戰機,還具備一定的反導能力。
就拿“天弓”Ⅲ來說,它的射程能覆蓋大半個臺灣島,雷達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攔截精度也相當高。
要是真有人以為“火箭彈全覆蓋”就能解決問題,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現代導彈攔截技術早就不是吃素的,當年伊拉克發射47枚“飛毛腿”導彈,美國“愛國者”才攔住4枚,攔截率不到10%。就算解放軍導彈數量占優,臺灣的防御系統也能憑借預警時間和機動部署,攔截掉相當一部分來襲火力。
還有臺灣的地形就是天然的軍事堡壘。全島三分之二都是山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主峰海拔近4000米,東部海岸更是斷崖絕壁,根本沒法大規模登陸。
真正適合登陸的西海岸平原,比如嘉南平原、屏東平原,面積加起來還不到全島的五分之一,而且都被城市和軍事設施層層包圍。
更要命的是,臺灣的地下工事系統極其復雜,很多關鍵設施都建在山體內部,像衡山指揮所、佳山基地這些地方,普通導彈根本炸不動。就算咱們的導彈能炸掉地面建筑,敵人往山里一躲,咱們還得跟他們玩“打地鼠”,這仗哪有那么好打?
有些人總覺得,只要導彈一炸,臺灣就會“樹倒猢猻散”,這純屬癡人說夢。現代戰爭的勝負從來不是靠單純的火力覆蓋決定的。
就拿最近的俄烏沖突來說,俄羅斯空天軍一開始也是狂轟濫炸,結果烏克蘭在西方支持下硬是撐了兩年多,現在戰爭還沒結束。
臺灣的情況只會更復雜——他們背后有美國、日本這些外部勢力撐腰,經濟和軍事資源遠比烏克蘭雄厚。要是真打起來,敵人肯定會依托地形和工事負隅頑抗,再加上外部勢力的干預,這仗怎么可能“幾天搞定”?
更關鍵的是,跨海登陸作戰的難度超乎想象。臺灣海峽最窄處也有130公里,這么寬的水域,咱們得把幾十萬大軍、上千輛裝備、數不清的補給物資運過去,還得突破敵人的海上封鎖和空中打擊。
諾曼底登陸的時候,盟軍集結了近三百萬兵力,光準備工作就做了一年多,結果登陸當天還是傷亡慘重,奧馬哈海灘上一天就死了上萬人。
咱們現在的軍事技術雖然先進,但面對臺灣海峽的復雜海況和敵方防御,誰敢說能輕松搞定?就算成功登陸了,后續的城市巷戰、山區清剿才是真正的硬仗。
到時候敵人化整為零搞游擊戰,咱們又得陷入長期治安戰,這種例子在歷史上太多了,哪有“幾天就能解決”的好事?
那些整天嚷嚷“導彈狂轟”的人,完全沒考慮過外部勢力介入的嚴重后果。美國早就把臺灣當成“遏制中國”的棋子,這些年不斷對臺軍售、派議員竄訪,甚至通過所謂的“臺灣非歧視法案”,明目張膽地挑戰一個中國原則。
要是真打起來,美國大概率會聯合日本、澳大利亞等盟友,在經濟上制裁我們,在軍事上封鎖關鍵航道,甚至直接派兵介入。別忘了,1996年臺海危機的時候,美國就派了兩個航母戰斗群到臺灣海峽,現在他們的軍事部署更靠近亞太,咱們不得不防。
再往大了說,臺海戰爭可能引發全球性的連鎖反應。臺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核心,一旦開戰,全球供應鏈都會癱瘓,物價飛漲、經濟衰退都是必然的。
北約那些國家雖然離咱們遠,但他們也會借著“維護自由”的旗號來攪局,到時候咱們面臨的壓力會比現在大得多。
更嚴重的是,戰爭可能升級為核威懾甚至核沖突,這種后果誰都承擔不起。所以說,輕易言戰的人,不是蠢就是壞,他們根本沒意識到戰爭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多大的災難。
那些把戰爭想得簡單的人,根本不明白現代軍事斗爭的精髓在于‘不戰而屈人之兵’。咱們國家這些年一直在下一盤大棋:經濟上深化兩岸融合,讓臺灣老百姓嘗到統一的甜頭;外交上孤立“臺獨”勢力,壓縮他們的國際空間;軍事上則是“以武促統”,通過常態化繞臺巡航、聯合演訓展示實力。這種“組合拳”才是真正的高招,遠比“導彈狂轟”高明得多。
最后必須強調一點:我們熱愛和平,但從不懼怕戰爭。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任何分裂勢力都不能阻擋歷史潮流。
如果“臺獨”分子執迷不悟,膽敢觸碰紅線,解放軍有能力、有決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會輕易發動戰爭——戰爭帶來的只有破壞和苦難,我們更希望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統一,讓兩岸同胞共享發展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