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舊文發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3日發了條微博,說我們月產50萬架FPV無人機,戰時甚至能提升到70萬架。
一點感想,與大家分享,還是那句話,說得不一定對,僅供您參考。
衛通社之于俄羅斯就相當于新華社之于我們,這條微博通篇看下來也沒拿出什么實質性的證據,那我只能認為50萬這個數字對俄羅斯人來說,已經是他們想象力的極限,他們可能覺得這個數字說出來,要嚇尿美國人。
我們笑而不語,一個二線小廠的產能可能都不止這個數,感謝你幫我們忽悠特朗普,真實產能如果說出來,剛剛降溫的貿易戰恐怕又要開始升溫了。
無人機的天敵是什么?教科書上的答案是“復雜的電磁環境”,但是你看俄烏戰爭就知道,他們現在全都在用拖著尾巴的光纖無人機,所以復雜的電磁環境也不能說是無解,無人機真正的天敵,或者說它真正可怕的地方是產能。
俄羅斯軍隊目前使用的某種光纖FPV,光纖長度接近20公里,每臺售價800至1000美元,是標準無線FPV的兩倍多
一名烏克蘭軍人在放飛光纖FPV
所謂一體兩面,產能既是無人機最鋒利的武器,也是它的命門所在,我對你進行貿易禁運,讓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對你進行空中打擊,轟炸你后方的無人機工廠,這才是真正解決無人機襲擾的辦法。
俄烏戰場上為什么出風頭的不是愛國者、S400,不是蘇57、F16,而是一架架小小的FPV無人機?因為它本質上是一場成本與效率的博弈,戰爭無論起因、過程,還是結果,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錢。
想象一下,你站在曠野中用金磚砸蚊子——不是砸不中,而是砸中了也血虧,這些嗡嗡作響的小東西就是戰場上的無人機,大部分時間隱匿無蹤,等到雷達或肉眼捕捉到它時,往往已經完成了投彈或偵察。
對付蚊子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是什么?是點一盤蚊香,也就是電磁干擾,但問題在于,蚊子不會攻擊蚊香,而電磁干擾源會成為無人機的重點攻擊對象。
當光纖無人機精準命中你的電磁壓制陣地,你就會發現,還是導彈好使,這就帶來了一個新問題,高射炮打蚊子都被用來形容鋪張浪費、大材小用,用導彈攔截無人機,真的劃算嗎?
擊落一架售價幾千美元的民用無人機,動用的可能是價值數十萬美元的導彈,或是部署一套包含干擾設備、防空導彈或者激光武器的防御系統,這套復雜而精密的系統,光是電力消耗就抵得上對方整個無人機編隊的造價。
這種成本倒掛源于電子技術的民用化浪潮,如今一架大疆無人機的核心芯片和導航模塊,技術含量和成本基本等同于一部智能手機的水平,依托全球最完善的供應鏈可實現24小時“不開燈”量產,而反觀防御端,任何有效攔截系統都離不開動輒數噸的大型雷達、功率驚人的電磁壓制設備,以及需要專業團隊維護的高能激光器,每一件,都是吞金獸。
更令人絕望的是攻防兩端的進化速度差,攻擊方只需給無人機加裝幾百美元的定向通信模塊,就能部分繞過電磁干擾;換上簡易圖像識別芯片,就能變成自主攻擊的自殺蜂群;實在不行還能用有線操控的"風箏機"進行點對點沖鋒。
而防御方剛研發出針對某種通信頻段的干擾技術,對方已切換到新的跳頻模式;好不容易建起覆蓋前沿的電磁屏障,立刻成為反輻射導彈的活靶子,不得不額外配備激光近防系統當保鏢。
這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循環,讓防御成本呈幾何級數攀升,形成了戰略層面的無解。
要根治無人機襲擾,有且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摧毀后方起降場或生產線——但這意味著需要掌握制空權,能自由派出轟炸機投擲廉價炸彈,可如果一方已擁有絕對制空權,無人機騷擾本就難以成形;而在僵持戰線上,當雙方戰機都不敢輕易越界時,廉價FPV無人機反而成了能夠穿透防線的唯一手段。
俄烏戰場正是這種困局的縮影,烏克蘭用改裝民機持續消耗,俄羅斯被迫用天價導彈攔截,前者損失百架仍能卷土重來,后者攔截十次就耗盡彈藥基數,這種消耗戰最終演變為拼民用工業產能的殘酷游戲,而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國家,其無人機產能幾乎等同于無限。
所以反無人機本質是道偽命題,它就好像試圖用漁網過濾整片海洋,或是給每粒塵埃配備專屬吸塵器。
當單次防御的成本百倍于單次攻擊成本時,再完美的攔截都是戰略失敗,真正能終結無人機威脅的,只有徹底掌控那片讓無人機起降的天空——但這又回到了戰爭最古老的真理:制空權永遠屬于能在敵人頭頂扔鐵炸彈的一方,而非在自家陣地手忙腳亂撲打蚊蠅的一方。
當你舉全國之力終于擊落了1000萬架中國無人機,準備迎接勝利,我們微微一笑,反手又掏出1000萬架無人機,并且說出了那句讓你心如死灰的話:以后每個月都有1000萬架。
很多人覺得無人機不算什么高科技,沒錯,無人機本就不是高科技,它本就不應該成為版本答案,但是,我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發揮自己的優勢長處,決定讓無人機成為版本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