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你知道孩子為什么越吼越黏人嗎?
你發現沒有,你剛吼完孩子,他不但沒記仇,反而踮著腳抱你,不停地喊:“媽媽”。
你知道嗎?你的吼叫讓他害怕"媽媽不要我了"。這是在拼命確認“媽媽,你還愛我嗎?”
那天,我下班回家已經很晚了,看到女兒還沒有開始寫作業,我忍不住吼了幾句:“無心讀書就別讀了,讓你天天在家玩!”
她愣在原地,眼圈發紅,卻突然跑過來拽住我的衣角,小聲說:“媽媽抱一下,我再寫作業好不好?”
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明明是我在發火,她卻怕我“不要她”。
后來觀察發現,孩子被吼后的反應真的很不一樣:有的會嚇得發抖,有的扭頭跑開,但最讓我愧疚的,是那種帶著哭腔卻非要貼著你的小模樣。
就像前幾天朋友說的,她罵完兒子后,孩子默默搬來小凳子坐在她腳邊,手里還捧著她平時最愛吃的水果,請她吃。
明明被兇得掉眼淚,卻還想著“討好”媽媽。
這背后藏著孩子最深的恐懼:你生氣的樣子,讓他以為被拋棄了。
心理學上的“依戀理論”說,孩子從出生就把媽媽當成“安全基地”。
就像小鴨總要跟著媽媽后面走,孩子需要確認“媽媽在”,才能安心探索世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會害怕媽媽離開自己,害怕失去媽媽,害怕不被媽媽疼愛。
所以,當你吼他時,哪怕人在眼前,傳遞的情緒卻是“推開”,他只能用黏人來反復確認:“媽媽還愛我嗎?”
說白了,當孩子黏你的時候,他實際是在確認你愛他的事實。
一、孩子不記仇?其實是他愛你勝過一切
記得有次我加班回家累到崩潰,兒子一定要我陪他玩游戲,我不耐煩地吼了句“自己玩去”。
他蹲在角落玩積木,過了一會兒卻捧著一塊餅干過來:“媽媽,這個給你,你別生氣了。“
那一刻我突然鼻酸:明明是我錯了,他卻在想辦法哄我。
很多人覺得孩子忘性大,其實不是。
我見過鄰居家孩子被媽媽兇哭后,媽媽一伸手,他還是抽著鼻子撲過去。
孩子媽媽說:“媽媽這么兇罵你,你為什么還要親近媽媽啊?"
孩子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我愛你。”
你看,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你是他的全部,所以哪怕你發脾氣,他也選擇原諒。
有時候,我們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但孩子對我們的愛,其實更純粹。
就像書里寫的:“孩子的愛是本能,是哪怕你兇他,他也會把最甜的糖留給你。”
二、當孩子黏你時,這樣做親子關系更好
以前我總擔心孩子太黏人會不獨立,后來才知道,其實孩子的種種黏人行為,并不代表他們陷入不安全依戀之中或者是不夠堅強、
而是在發出求和信號,他們是在表達:“媽媽,我愛你,我現在需要你來陪陪我,我們快點和好吧!”
當我們吼完孩子后,如何快速修復親子關系呢?分享幾個親測有效的小方法:
1. 先抱一抱,比講道理更重要
上次我吼完孩子,他癟著嘴要抱,我蹲下來緊緊摟了他一分鐘。他趴在我肩上說:“媽媽抱我就不害怕了。”
其實孩子要的不是道歉,而是確認“你還在”。可以試試說:“剛才媽媽聲音太大,嚇到你了吧?現在抱抱,媽媽愛你。”
2.用孩子的方式修復關系
我家孩子被吼后喜歡拉我玩“過家家”,有次他讓玩具小熊跟媽媽道歉,其實是在給我臺階。
后來我學會主動說:“小熊媽媽剛才錯了,現在給小熊喂顆糖好不好?”孩子會咯咯笑起來,其實他早就原諒你了。
3. 管理情緒,轉移注意力
現在我手機里存著一張孩子笑的照片,每次想發火時就趕緊看一眼,讓自己降火。
有時候,我感覺要爆炸了就說:“媽媽需要去喝口水,你等我1分鐘。”其實孩子能感受到你在努力控制,這比發泄更重要。
小書蟲媽媽育兒感悟:
作為媽媽,我們很難永遠溫柔。但當孩子被吼后依然黏著你時,請一定記得:孩子不是軟弱,而是用盡全力在愛你。
下次不妨蹲下來,摸摸他的頭,抱抱他說:“謝謝你還愿意愛我呀。”
你家娃被兇后是什么反應?歡迎一起來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