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暑假就過去了大半個月。
朋友小朱在閨蜜群里吐槽自家孩子:
“太陽曬到屁股不起床,沉迷電視和手機,房間亂的像豬窩,作業(yè)拖拖拉拉不寫。”
真是每天都有生不完的氣,每天都在跪求早日開學(xué),送神獸歸籠。
朋友平兒連忙附和,真的一天過得好漫長,每天叫她學(xué)習(xí)還要斗智斗勇。
而且你越安排她,她還越跟你反著來。
自己在網(wǎng)上學(xué)的,給孩子做的各種計劃人家一點也不配合。
暑假真的是太難了。
看到閨蜜們大吐苦水,我趕緊安撫,建議她們帶孩子去做一些高反差的事情。
為什么暑假適合帶孩子做高反差的事情?
當一個人遭遇變故時,我們通常會覺得那個人好像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而對孩子成長而言,改變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被打亂再重塑。
熟悉的事情和環(huán)境,容易讓思維固化。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平時上學(xué)就是每天三點一線,學(xué)校——補習(xí)班——家,熟悉的同學(xué),熟悉的老師,生活就像一條水平線。
如果暑假孩子還是一直高強度的學(xué)習(xí),過學(xué)校——補習(xí)班兩點一線的生活。
各種各樣的作業(yè)、試卷,上不完的補習(xí)班和興趣班。
暑假到底是給孩子放假,還是讓孩子渡劫。
孩子大概一點也沒體會到什么是“放假”。
暑假對孩子而言,需要做一些和平時不一樣的高反差的事情,打破規(guī)律,去挑戰(zhàn),去碰壁,去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
比如
一直在城里生活的孩子,暑假可以換個環(huán)境去體驗鄉(xiāng)村生活,種菜、鋤草、喂雞鴨,聽聽公雞打鳴的聲音,感受勞作的汗水。
平時膽小懦弱的孩子,送她去學(xué)個主持人,感受舞臺的魅力。
身體素質(zhì)一般的孩子,暑假去練習(xí)一項運動,籃球、游泳或者跳繩,開學(xué)悄悄驚艷所有人。
很少做戶外運動的孩子,帶孩子去爬山,去看日出日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暑假時間很寶貴,它對孩子成長的意義不在于報多少補習(xí)班,做多少張試卷,而是和父母更多的相處時間,更多貼近生活的時間,更多自主安排發(fā)生變化的時間。
家長怎么做?其實挺簡單,就是改變。
平時習(xí)慣被照顧,暑假讓他嘗試照顧人,比如負責(zé)買一個月的菜,或者家里的水果,安排家里人整理衣服。
平時總是三分鐘熱度的,暑假嘗試堅持做好一件事,比如游泳,比如晨讀,或者拍視頻,畫畫等,一定是孩子自己選擇的事情,讓孩子感受:“是我自己要做的,而不是別人要求我去做這件事。”
平時缺乏運動的孩子,每周去騎行,去跑步,去打球……哪怕只有10-30分鐘,都是一種反差。
記得去年暑假帶孩子去了南山牧場,大夏天的我們穿著羽絨服,在凌晨4點多就起床去看日出。
我清晰地記得孩子當時目不轉(zhuǎn)睛的樣子,從山頂看翻騰的云海,風(fēng)在耳邊呼呼作響。
日光從暈染到像射線,慢慢綻放出金色的光芒,耀眼奪目。
用按部就班的生活,我們或許永遠無法感受到這份震撼。
直到昨天,她還突然跟我說起:“媽媽,南山牧場的日出很好看。”
突破舒適區(qū),鼓勵孩子去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改變就在這些無數(shù)次第一次嘗試之后。
孩子的人生不只有學(xué)習(xí),而很多道理在補習(xí)班里永遠學(xué)不到。
是要到自然中去探索,到生活中去體會。
平時就是在象牙塔里生活著的孩子,暑假也該讓他體會真實的生活。
他需要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找到更多樣的自己。
如果有一天那個每天無所事事,永遠等著父母去安排自己生活的孩子。
突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主動穿上鞋去運動,主動掃地、拖地,開始主動去學(xué)習(xí),那就是暑假的意義和教育的真諦。
我是棠媽,讓我們不斷學(xué)習(xí),輕松育兒,一起培養(yǎng)有后勁的孩子。
更多思考,留給讀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