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家當保姆,任勞任怨,還整天被罵,我心灰意冷回了老家,不到三天兒媳哭著求我回去
“久病床前無孝子,久住家中無好婆?!?/p>
這話我以前覺得刻薄,如今才明白,是人情冷暖最扎心的總結。
我叫劉桂蘭,六十四歲,老伴早年去世,獨自把兒子林建東拉扯大。
家在湖南鄉下,靠種田和做點副食鋪貼家用,好在兒子爭氣,考上大學留在了省城工作,后來娶了城里的姑娘蘇媛。
我心里知足,想著兒子有成,日子也該寬了。
孫女出生后,媳婦產后恢復不好,兒子一通電話打來:“媽,要不你過來住段時間,幫我們帶帶孩子。”
我立馬收拾好行李,帶著幾包臘肉和自家曬的咸菜上了高鐵,心想著:一家人,能幫就幫。
起初的日子還算順,孩子小,我起早貪黑地忙活,夜里娃一哭我第一個起來哄。
可時間一長,日子就不一樣了。
廚房里多了油煙,地上多了玩具,年輕人嫌棄我做飯咸、不講究,甚至一次小家電壞了,蘇媛指著我鼻子就說:“是不是你不會用,把它弄壞了?”
我站在廚房門口,手上還握著菜刀,眼圈一下紅了:“我一口油一口飯,沒落著好,怎么到最后倒成了罪人?”
她冷著臉:“媽您別誤會,我是就事論事?!?/p>
再后來,不知是哪個親戚提了句“婆婆太能干不見得是好事”,她竟越發挑剔,稍有差錯便語帶諷刺。
有次晚上燒水沒關,壺響了,我正給孫女擦澡,沒顧上。
她沖進來,話難聽得我都抬不起頭:“您別來了,要不咱雇個阿姨,還更講規矩點?!?/p>
我苦笑一聲,那晚躲在陽臺掉眼淚。
第二天一早,趁大家還沒起,我拉著箱子出了門,回了鄉下老家。
第三天正午,我剛給院子澆完水,電話響了,是蘇媛。
她一開口聲音就是哽咽的:“媽,對不起……我錯了。家里廚房亂得像被搶過一樣,孩子也哭鬧個不停。建東說,是我把您逼走的。我知道,您是為我們好,求您回來吧,好不好?”
我聽著電話這頭的鳥叫聲,再想起城市里的廚房油煙,心里不是滋味:“媛媛,我不是氣你,我只是突然覺得,自己像個沒名沒份的保姆,連尊重都沒有?!?/p>
她那頭哭得更厲害:“媽,您回來吧,我給您準備了房間,也請了鐘點工,以后做家務我來,您陪孩子就好?!?/p>
我回去了。
那天進門,孫女一下撲進我懷里:“奶奶,我想你了!”
蘇媛站在一旁,紅著眼拉我:“媽,我給您熬了紅棗湯,別生我的氣了?!?/p>
廚房變了樣,櫥柜換了,墻上還貼了“家有媽媽,不怕天塌”的便利貼。
如今我還是在幫他們照顧孩子,但不再是“誰都能呼來喝去”的保姆,而是被一家人尊重、疼惜的母親、長輩。
“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
婆婆不是保姆,親情不是理所應當的索取。
別把最疼你的人傷得最深,到頭來才知道——嘴上無情,日子就涼;心里有愛,家里才暖。
家,不是靠責罵維持的,是靠感恩和體諒撐起來的。
誰要是只知索取不懂感恩,那就別怪——人心一旦涼透,再熱的飯菜也喂不進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