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咬牙上車的老家房子,現在跌得連首付都蒸發了。
大學同學老李在電話里苦笑,2023年他花82萬在河南某地級市買的婚房,如今同小區掛牌價只剩50萬出頭,中介還暗示真要賣得再砍10%。
當國家開始出手收購這些賣不掉的房子時,很多人以為救命稻草來了,但細看之下,這根稻草可能帶著倒刺。
01 城郊:被遺忘的“新貧民窟”
國家收購的滯銷房,多數蜷縮在城郊結合部,表面看是低價抄底,實則埋著資源錯配的雷。
這些樓盤當初為攤薄成本,專挑地價洼地開發,如今劃作保障房,問題立刻暴露:
比如醫院學校在三公里外,公交半小時一班,老人看病長途跋涉,商業配套全靠便利店,社區里白天是留守兒童鬧,晚上是空巢老人嘆氣。
山東乳山某海景房小區改成公租房后,住戶吐槽:海風免費吹,買菜得花二十塊車費,這便宜住得肉疼。
02 國家收房,真金白銀得從財政掏
錢從哪來,要么發債要么印鈔,橫豎都是全民買單,更扎心的是地方財政,現在三四線新城野草長得比人高,30多個城市地鐵規劃都停了。
你想想,公園荒了、教師工資發不出、醫院排長隊,這些公共服務縮水可比房價跌更揪心。
03. 飯碗端不穩,消費直接躺平
房地產背后拖著100多個行業,建材工、裝修隊、中介小哥全指著它吃飯。國家一收房,開發商倒是喘氣了,可新項目更不愿開工.
更邪乎的是消費信心崩盤,看看日本消失的三十年:房價越跌人越捂緊錢包,商場促銷都沒人抬眼。現在618數據慘成啥樣,老百姓不是沒錢,是怕了。
04. 學區房變廢紙
花500萬買的學區房,國家收房政策一調可能變普通住宅,更坑的是新區保障房扎堆,可學校呢?老師呢?地方財政吃緊,60人擠一間教室不是嚇唬你。
我親戚去年還炫耀孩子進了重點小學,最近愁得直薅頭發,新規劃學區劃到五公里外,早上六點就得摸黑送娃。
05. 銀行貸款越收越緊,普通人更遭殃
別以為銀行風險小了是好事,現在北京二手房利率上浮20%,首付不夠還得補差價。
還有房價評估體系,今天100萬的房明天可能只值80萬,銀行半夜打電話讓你補抵押物,否則直接收房。
國家收房像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價格定低了開發商不干,定高了財政扛不住,短期能緩解陣痛,但長期看,樓市的問題終究要靠經濟回暖、百姓有錢來解決。
普通人的生存策略
現金為王,留夠3年應急錢,別把所有積蓄砸進房子。
警惕負債,月供別超收入30%,否則一個降薪就能壓垮你。
優化資產,三四線多套房的趕緊出手,留套自住就行。
關注政策但別迷信,剛需該買就買,但抱著抄底心態的,小心抄在半山腰。
對普通人而言,寒冬里別總指望救世主,系好安全帶活下去才是硬道理。畢竟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