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高房價已然成為一個沉重的話題,它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無數家庭的肩頭,掏空了不知多少個錢包。
六個錢包的無奈
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教授曾感慨,過去十年房價過快上漲,惡果之一便是掏空6個錢包。通常是夫妻雙方、父母和祖父母這六個錢包湊錢付首付,之后還要背負20 - 30年的房貸。比如在一線城市,一套房子動輒幾百萬元,普通年輕人收入難以支撐,只能依靠長輩的積蓄。有鄰居在鄭州170萬元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樓盤,夫妻兩個和父母以及祖父母湊了70萬付首付,還將老家的房子賣掉,每個月還貸5000 - 6000元,而工資僅有8000元,除去水電費和生活費,幾乎所剩無幾,活生生變成了賺錢機器和房奴。
教育軍備競賽背后的錢包危機
2025年初教育部“多校劃片 + 教師輪崗”政策全面落地,揭開了學區房背后家庭錢包被掏空的殘酷真相。為了孩子能進重點小學,無數家庭不惜代價。北京海淀的李女士咬牙買了40平的老破小,月供2萬。然而政策變動后,一線城市頂級學區房價格暴跌40%,千萬資產一夜蒸發。北京西城區德勝片區學區房單價從18萬/㎡暴跌至10萬/㎡,上海朱家灘60㎡“老破小”總價縮水300萬,深圳百花片區昔日“頂流”金茂禮都成交價腰斬。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中產家庭掏空六個錢包、背上30年房貸的絕望。一位金融從業者無奈地說:“以為買的是教育,結果成了‘碎鈔機’。”
高房價下的消費與生育困境
高房價帶來的影響遠不止購房本身。目前我國約有2億房貸家庭,每月固定的高額房貸讓他們壓力巨大。一個家庭除了房子,還有贍養老人、養育孩子、人情世故等諸多支出。很多房貸家庭表示,買房后毫無幸福感,經濟壓力讓人“苦不堪言”,即便有錢也不敢隨便消費,攢著還房貸。此外,高房價還讓很多家庭不敢生孩子。房貸壓力已經讓生活捉襟見肘,再養育孩子的經濟成本讓許多家庭望而卻步。
經濟下行時的杠桿危機
在經濟下行階段,高房價帶來的風險更加凸顯。如一對騰訊夫妻在2020年掏空6個錢包,以12萬每平的單價在深圳買房。如今男方因公司業務縮減被裁,女方為保住工作選擇懷孕。他們想賣房減輕壓力,卻發現房價已從12萬降到8萬,房子價值直接跌了三分之一。人們往往高估自己工作的穩定性,低估面臨的風險,6個錢包撬動的杠桿在危機來臨時,可能帶來毀滅性打擊。
高房價究竟掏空了幾個錢包?答案或許是無數個。它不僅讓當下的家庭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還影響著消費、生育等社會的方方面面。解決高房價問題,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讓人們不再為房子掏空所有錢包,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