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業主反映物業費不正規的問題從沒間斷過,什么物業收錢不干事、物業費不透明、物業賺收益不減免物業費等等。
確實,有些物業服務卻一年不如一年,但收費卻理直氣壯,不該收的亂收,該減免的裝糊涂。
但是,業主不是冤大頭,可不會任物業隨意宰割。
以下7種情況,只要符合條件,國家明令支持可以拒交。
1、房子還沒交付,不用交!
鑰匙都沒拿到,房子長啥樣都沒見著,物業就催你交費?理直氣壯懟回去!物業費的核心是“服務費”。房子沒正式交到你手里,物業連服務對象都找不著,憑啥收費?法律規定得明明白白:物業費從你收房那天才開始算!開發商拖著不交房?那是他們的問題,開發商不交房咱就不交物業費!不要被忽悠提前掏了冤枉錢。
2、房子嚴重質量問題,拒收就不交
想象一下,滿心歡喜去收房,結果開門一看,屋頂漏水像水簾洞,墻體裂開能塞手指,管道歪歪扭扭。這種情況別說交物業費了,氣都氣死了,你有權當場拒收!只要你在收房單上白紙黑字寫下“因質量問題拒收”,這房子就算沒正式移交。沒移交,物業服務的對象就不成立,自然不用交費!啥時候開發商把房子修得能住了,你滿意簽收了,物業費才從那天起算。維修期間的物業費讓他們找開發商要去,跟你沒關系!
3、物業擅自漲價,交了也能退
簽合同時說好一平該多少錢就多少錢,如果突然物業一拍腦門:“漲價了,現在一塊五!”面對物業的擅自漲價,不用交!這種漲法,國家根本不認。《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定,物業費調整必須經業主大會通過,且公示、備案。即便以各種理由逼迫你多交了,你也有權要求他們一分不少退回來!不給?保留好證據(合同、繳費記錄、漲價通知),找住建部門投訴,一告一個準。
4、物業沒公布收費標準,一律無效
物業收費要公示服務內容、費用標準、定價依據。如果物業收得不明不白,具體每項服務收多少、公共區域水電費怎么攤,這些核心信息藏著掖著,不敢大大方方貼在小區公告欄或者發給你看——那這費收得就不合法!這些收費對你統統無效!你有權拒絕繳納,直到他們曬在陽光下為止。
5、公共收益不公開,可以拒交
電梯里貼滿廣告、門口擺著自動售賣機、公共車位收著租金…這些利用小區公共區域賺的錢,叫“公共收益”。法律規定,這錢是全體業主的!物業只是代管,掙了多少、花在哪了、剩多少,必須定期清清楚楚告訴大家。如果物業把這筆賬做成“糊涂賬”,幾年不公開,或者公示了也讓人看不懂——這就是嚴重侵權!業主們有權以此為由,集體暫停繳納物業費,逼著物業把賬本攤開說清楚!這是咱業主的重要武器。
6、各種亂收費,不用交
物業費合同里寫得清清楚楚,可物業還時不時伸手要錢?“設備更新費”、“節日裝飾費”、“特殊服務費”…名字五花八門,就是不在當初約定的收費項目里。這種合同外冒出來的“雜費”,統統屬于亂收費!物業要收任何額外費用,必須提前跟你商量好,你點頭才行。沒經過你同意,或者壓根說不清收費依據的?直接拒絕!別怕撕破臉,你的錢只該花在明明白白的地方。
7、房屋被查封,可以暫緩或免繳
天有不測風云,如果因為債務糾紛等原因,你的房子不幸被法院貼了封條、查封了——這時候你確實可能手頭非常緊,甚至沒地方住。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法律也講人情。你可以準備好相關證明材料(查封文書、經濟困難證明等),向物業公司或法院說明情況,申請暫時不交(暫緩繳納)或者減免查封期間的物業費。記住,是“申請”,需要合理說明并獲得同意,不是自動就能不交。
法律是盾牌,不是砍刀。以上七種情形,是國家賦予業主的正當權利,是面對物業亂象時的合法自衛武器。
但同時也要明白,維權不等于“賴賬”——該交的、合理的費用,按時繳納才能維持小區良好運轉。
物業費繳納關鍵記住一點:交要交得明白,拒要拒得有理!
物業費不是“保護費”,遇到不合理情況該較真時就較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