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目的,是摧毀俄羅斯”,這是美國PBS強推的一檔紀錄片《普京與五位總統交鋒始末》的開場白,該片采訪了美國多位退休官員與一線幕僚,揭秘普京在和美國打交道的這二十五年里,都采取了什么手段,發生了什么轉變
他輕視克林頓,友好小布什,歧視奧巴馬,蔑視喬拜登,更把特朗普當傻子看待
這二十五年,普京是如何與美國五位總統交手的,今天就來一起聊聊
故事開始于《推倒那座該死的柏林墻》,1987年里根出訪德國,呼吁戈爾巴喬夫進行“開放改革”,共同推倒這座柏林墻,結束東西方對立
當時35歲的普京是一位年輕的KGB特工,他常年駐扎德國,那天就在里根的演講現場
他從參加工作起,接受的都是如何與美國作戰的訓練,普京不是一個職業的政治家,他是一個職業特工
兩年后柏林墻倒塌,你不難想象當駐扎德國的普京看到柏林墻倒塌時是什么心情,這不是柏林墻倒塌,這是整個蘇聯的倒塌,是普京對于“國家信仰”的倒塌
接替里根的新總統“老布什”,繼續羞辱蘇聯,他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蘇聯的終結,是全人類的勝利,是東歐的勝利,是自由的勝利,是整個價值體系的勝利
但在普京眼里,他堅定認為所謂的“西方價值”,是美國在全世界追求利益,維持邪惡霸權的遮羞布
2000年,一道金色大門打開,普京從中緩緩走出,俄羅斯正式進入了普京時代,從普京擔任總統的第一天起,他的目標就是恢復俄羅斯舊日的帝國時光,就是要讓“俄羅斯再次偉大”
2000年6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就到訪莫斯科與普京會面,根據美國官方的內部資料透露,克林頓政府急于了解這位俄國新總統,將如何處理美俄關系
然而克林頓的出訪,局面糟糕
雖然兩人面對鏡頭互相握手微笑,但一進入秘密的會議室,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當時一起參加會議的美國副國務卿“斯特羅布·塔爾博特”解密說:閉門會談一開始,普京就開門見山的說,不歡迎美國來我們這宣傳“西方價值”
這句開門見山的話,給了克林頓很大沖擊,此前克林頓從沒想過普京居然這么強硬,這么不給面子,而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普京對于蘇聯解體是多么憤怒
斯特羅布跟著說:閉門會議里,普京除了話講的直白外,在肢體語言上也傳達了大量強硬信息,他不斷在釋放“我才是這房間里的老大”這一信息
比如普京總是張開著腿,用大拇指比劃來比劃去,還用一種慵懶的方式來面對拘謹的克林頓
普京對在場的俄羅斯官員,也是用一種呼來喝去的態度,來彰顯他是這房間里的老大
斯特羅布說:普京這一系列的強勢話語和肢體語言,讓克林頓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是感到了羞辱,他不想給克林頓一點面子
而普京羞辱克林頓,與克林頓當年嘲笑羞辱葉利欽,形成了一個鮮明對比
克林頓意識到,普京是個比葉利欽難對付的多得多的對手
而在見完普京的同一天,克林頓就去見了他的老朋友葉利欽
和在普京那被羞辱不同,葉利欽熱烈的迎接了克林頓
在會談時,克林頓深深的注視著葉利欽的眼睛,語重心長的說:我對你把總統大位交給那個年輕人,深感不安,他心里沒有一點點的自由價值
克林頓說著還拿手去戳葉利欽的心口,又重復道:他(普京)心里,沒有一點自由價值
當時在場的副國務卿“斯特羅布”說:我永遠不會忘記葉利欽那一刻的表情,葉利欽一臉震驚的看著克林頓
仿佛在說,“怎么可能呢?我選的普京,是一個愿意接納西方價值的人啊,他怎么可能像你說的那樣呢?”
但是到了第二天,當克林頓和普京一起出席記者會時克林頓選擇撒謊,明明心里對普京不滿,對普京充滿著不安,但克林頓還是對記者說:
我相信普京完全有能力建設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同時維護我們所共同相信的自由、法制,以及多元價值,我相信他能做到
2001年小布什上臺,這位和普京交手更是重量級,他上臺后的第一場對外記者會,談到俄羅斯問題時就說:
我很期待和普京合作,我會盯著他的眼睛,告訴他美國對于后冷戰時代的看法,我會親口告訴他,我們不再是敵人了,美國是個熱愛和平的國家,美俄是可以一起合作的朋友
而小布什講話時,旁邊就站著三位“外交大師”,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聯中制俄”的冷戰大師,基辛格
當小布什說,要和普京做朋友,要親口告訴普京“我們不是敵人”時,這幾位“外交大師”,都是一臉苦相
小布什期間的高級外交顧問“康利”接受采訪時說:2001年小布什正在尋求與俄羅斯建立一種新型大國關系,他不像克林頓那般,對普京充滿敵意
小布什想要把俄羅斯“拉入麾下”,建立一個以美國為首的,后冷戰時代的國際新秩序
換句話說,小布什主動要與普京合作,是想要普京承認“美國才是老大”
“博爾頓”(右后)特朗普時期和特朗普鬧翻的國家安全顧問,2001年時在小布什手下擔任副國務卿,他為小布什勾畫了一份《新美國世紀》計劃
該計劃本質就是在后冷戰時代的21世紀,建立一個以美國為絕對領導的“國際新秩序”
小布什遵循的正是這份計劃,這份計劃需要中國加入,需要俄羅斯加入,只有這些國家都愿意加入美國麾下,與美國合作了,美國才算是創立了新的國際秩序
2001年6月,小布什與普京會晤于斯洛文尼亞
普京對于和小布什會面似乎非常期待,普京對于共和黨的好感,一直是大于民主黨的
并且普京深入研究了小布什的個性與特點,他清楚抓住了小布什堅定的基督教信仰
這種堅定的信仰,同時能被當作弱點來利用
兩人一見面,普京就對布什講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普京對布什說:我家曾遭遇過一場嚴重火災,整棟屋子都被燒毀了,母親也差點被燒死,好在上帝顯圣,保護了她,但我們非常重要的一枚宗教紀念章卻在火災中不見了
我母親十分難受,因為那枚徽章對她的意義非常重要,直到有一天一名消防員奇跡般的將徽章送了回來,我們一家都感動的哭了,視它為圣物
這是一個在虔誠基督徒眼里,相當感人的故事,普京用這個故事來為自己打造“第一印象”,而這招確實對小布什產生了積極影響
小布什在后來的記者會上,高度評價了普京
他說:當我看著普京的眼睛,我能感受到他的真誠與坦率,我甚至能夠感受到他的靈魂
(過去講到這段話時大家都不理解,為什么小布什會突然說能感受到普京的靈魂?現在經過官方人員的揭秘后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普京曾深情的對小布什,講了那個感人至深的宗教故事)
小布什跟著說:普京是一個對自己的國家,和國家利益十分忠誠的人
而小布什這番“能感受到普京靈魂”的講話,在美國幕僚內部,是覺得有點過了,不少手下幕僚都對布什這話,感到反感
像是這兩位,相信大家很眼熟,他們聽著小布什對于普京的那通肉麻夸贊,一臉困惑
不管怎么說,普京贏了“這一仗”,他贏得了小布什的信任,美俄關系進入“良好時光”
而在反對者看來,普京所謂的“真誠”,不過是訓練的結果
接收采訪的常年跟蹤普京報道的人說:普京一直接受的訓練,就是不暴露他的靈魂,隱藏他的真實想法,他的人生經歷,不允許他向任何西方代表,透露內在的,真實的自我
對普京來說,西方,就是敵人
靈魂之說后,美俄度過了一段蜜月期,直到2003年
2003年美國推翻薩達姆,這是小布什的“后冷戰美式秩序”,第一次刺痛了普京,薩達姆被推翻,是美俄短暫友好時期的一個轉折點
美國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讓普京看到了一個比冷戰時期更可怕的景象
那個景象就是,美國比冷戰時期更強勢的,去推翻西方不喜歡的政權
美軍來了,美軍走了,一個國家亂了,一個國家垮了,這不是普京希望看到的“國際秩序”
并且小布什,沒有一點收手的意思
他揮舞著“為自由而戰”的大旗,通過戰爭,煽動,策反等一系列方式,在全球范圍內“掃蕩反美國家”
這是一個被稱之為“自由之路”的系統性計劃,旨在向全世界輸出“美國秩序”
而普京迅速將其視為,阻礙“讓俄羅斯再次偉大”的直接威脅
俄羅斯想要再次偉大,和美國想要全球輸出“美式秩序”,這是一對尖銳的矛盾
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威脅
不久后美國的手伸向了俄羅斯后院,東歐多個親俄政權,一個個發生了抗議,要推翻親俄政府,要國家加入西方陣營
2005年時期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史蒂芬·哈德利”就說:普京認為,美國的目的就是要在俄羅斯鄰國,建立反俄政權,這是美國發起的一次“兇猛攻擊”
于是普京決定反擊,他選擇的地點是在德國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
當天美國參會的代表是共和黨著名議員麥凱恩等人,普京當著他們的面指責美國,而臺下的美國人則一臉不屑
普京說:美國做的很過分,它逾越國界,將經濟、政治和人道秩序,強加給其他國家,誰會喜歡被這樣對待,誰會喜歡呢?
美國這么做非常危險,這將導致所有人都會感到不安全,我再強調一遍,所有人都會感到不安全
美國讓世界變得混亂且不安全
這是普京上臺以來對美國的最嚴厲最直接的抨擊
就在普京講完話的第二天,俄羅斯遠程轟炸機執行了一次公開的針對北約的任務
但小布什完全無視普京的警告,甚至變本加厲的加大對俄羅斯的施壓
從2001年小布什說,他看到了普京的靈魂,到2008年他呼吁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這表現的是小布什想要邀請普京,加入美國秩序的失敗
但小布什又是一個有著強烈野心的人,他通過戰爭等一系列強勢手段,向全世界散播美式秩序,不斷彰顯美國的霸權姿態,他很清楚美國當時一超獨霸,可以為所欲為
2008年他的手終于伸到了俄羅斯后院,揚言格魯吉亞和烏克蘭該加入北約,這條俄羅斯的巨大紅線,布什偏要踩一踩
而普京,趕赴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與布什對峙
普京的出現讓很多人震驚,并且他的目的明確就是來破壞會議的,在場記者形容,當天普京的出現就像闖入花園里的一只臭鼬
普京走到小布什身邊,俯下身對布什說:烏克蘭,從來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
普京的態度明確,他在警告美國別來染指他的勢力范圍,他也不會接受美國針對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任何計劃
但小布什對普京的明確反對,不以為意
于是僅僅四個月后,普京出兵格魯吉亞,普京發表聲明痛斥格魯吉亞實施“種族滅絕行動”,以及侵略南奧塞梯
在南奧塞梯,俄羅斯軍隊與格魯吉亞軍隊發生交火,這不是一場俄格戰爭,本質上這是一場“俄美戰爭”
普京用這種方式阻斷北約東擴計劃,同時也是在警告格魯吉亞,別想加入北約
而這天正好是北京奧運開幕的2008年8月8號
選在北京奧運開幕這天發動戰爭,絕不是巧合,而是特別選這天的
當時在俄羅斯的美國大使伯恩斯,揭露了背后的真相
伯恩斯說,普京早就知道8月8號京奧開幕這天,他和小布什都會出席,并且他還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布什在同一排,兩人之間只隔了幾米
于是普京故意選在8月8號這天進攻格魯吉亞,他就是要當面看看小布什的反應,這是一種極為強勢的反擊,我就是要當著你的面,看著你小布什慌張出丑的樣子
這非常符合普京的個性
果然在8月8號京奧開幕這天,普布兩人的心思根本不在下面的開幕式表演,演出開始后不久,小布什就告訴老婆勞拉,和隔在中間的柬埔寨國王走開,他要與普京“談一談”
然而很多記者的鏡頭都在對著這邊,記者們也知道俄羅斯進攻格魯吉亞,普京與布什的直接對話,意味著什么
小布什強壓憤怒,避免兩人的對話演變成無法收拾的爭吵甚至是沖突
試想要是普京和小布什,在京奧的開幕式上發生沖突,那全世界的焦點都會聚焦到兩人沖突上,這對京奧來說是很不給面子的
小布什的專訪記者,原話記錄了一些兩人的交談
小布什問普京:(WHAT ARE YOU DOING HERE?)你在這里干什么?
而考慮到當時的語境,這話更像是布什在質問普京,看你都干了什么?
布什跟著說:(入侵格魯吉亞)你這樣很不對,你不該這樣做
而普京也同樣低聲但強勢的告訴小布什:“美國最好不要插手”
這位曾號稱看到了普京靈魂的小布什,現在他還能看得清普京嗎?
小布什告訴寫傳記的記者:I DON'T KNOW HOW,BUT WE LOST HIM
我不知道這是怎么發生的,但我們失去了普京(和普京決裂了)
而本質的原因是,小布什對于普京的輕視
他并不認為這個克格勃出生的特工會干出什么大事,并且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以及在全世界散播美式價值,這些事讓小布什變得狂妄自滿,從沒把普京放在眼里
他知道讓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俄羅斯的紅線,就算真去踩了,普京也不敢怎么樣
但他沒想到,“普京真的敢打”
所以小布什才說:我不知道這是怎么發生的,但我們和普京決裂了
但更大的問題是,2008年小布什馬上要下臺了,他也沒心思去處理俄羅斯這個麻煩,這直接導致普京在進攻格魯吉亞后,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的懲罰
普京發動了一場讓他聲望大漲的戰爭,卻沒有受到懲罰,這讓他嘗到了大甜頭
而這完全可以被視為后來烏克蘭戰爭爆發的序曲
2009年7月,新總統奧巴馬與普京會面,但普京狠狠羞辱了奧巴馬,就像他多年前羞辱到訪的克林頓一樣,普京特別愛羞辱民主黨總統
根據當時在場的駐俄國大使伯恩斯回憶:兩人見面,奧巴馬只講了十秒鐘的話,然后普京一個人講了整整45分鐘
所有人都一臉困惑,包括多年后再接受采訪的伯恩斯,普京怎么能這么羞辱美國總統?
采訪繼續透露,普京骨子里是一個帶有種族主義傾向的人,他對于奧巴馬這個黑人,帶有潛藏著的但能夠感覺得到的歧視
普京,歧視奧巴馬
布林肯,也是2009年參加閉門會議的人之一,布林肯回憶說,普京全程都沒表現憤怒,雖然他想羞辱美國,但都以一種平靜的,開門見山的方式把話說出來
并且普京還有點看不起奧巴馬,認為這黑人演講表演一流,但真實能力有限
奧巴馬第一次與普京的會面,可以說非常失敗,普京對他說教45分鐘,而奧巴馬從小到大都不喜歡被人說教
白宮內部官員透露,由于奧巴馬很不喜歡和普京打交道,于是他把“普京問題”丟給了副總統,拜登
拜登是絕對的外交老手,曾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他從1973年開始就處理與蘇聯相關問題,但這也意味著,拜登腦子里帶有濃重的冷戰思維
拜登曾說:就我個人而言,我對蘇聯人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信
拜登看待普京的方式很直接,就是一個“暴君”,他從不避諱用同樣強硬的方式來應對普京
而作為副總統,拜登與普京第一次見面,兩人對著鏡頭微笑,但在會議桌上氣氛異常僵硬
白宮官員用一句話概括了那天的會面:
普京好辯,而拜登時刻警惕
在拜登的“自傳”里也記錄了那天的場景:這是一個漫長且充滿爭議的會談,普京始終保持著寒冬般的冷靜,他從始至終都在反駁我的話
那天拜登的忠誠小弟布林肯也在場,布林肯也回憶道:普京的態度極為冷淡,冷淡到違反外交慣例
因為根據外交慣例,雙方再不友好也會說說場面話,也會稍微笑笑以示友好
但普京的態度就是:別廢話了,別演戲了,讓我們直入主題,開門見山,有話直說
普京所建造的這種會談氛圍,讓包括布林肯在內的所有美國官員都很不適應,就連“外交老兵”的喬拜登,也被打得有點措手不及
但很快拜登明白,該直接與普京交鋒了,他(普京)不會對弱者有興趣
于是拜登說了一句很嗆的話,他說:知道嗎?我一直在看著你的眼睛,但我不認為你擁有靈魂
拜登這話,既是對普京直接的人格攻擊和羞辱,更是對多年前小布什說“能感受到普京真誠靈魂”的一種回應
對此普京看了對面的拜登一眼,淺淺一笑,說了一句俄語,翻譯又翻成英語告訴拜登:We understand each other
翻譯成中文就是:都是一個山上的狐貍,你別給我唱聊齋了
當拜登回去把這幅見面場景告訴白宮幕僚時,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太像電影臺詞了
什么看你的眼睛,我不認為你有靈魂
什么別演了,有話直說
而拜登的攻擊性遠沒結束,他見完了普京,隔天就在莫斯科發表演講,在演講里他呼吁俄羅斯人反抗普京
其實這么看來拜登和普京的梁子結下許久了,這也是為什么拜登當總統后,那么執意的要去挑唆烏克蘭問題
無論是出于私人恩怨還是國家利益,他都堅定認為普京應該被消滅
2009年拜登如此的攻擊性也將美俄關系,拉入更糟的境地
不久后美國開始加速推進圍堵俄羅斯的策略,尤其是在烏克蘭方面,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面臨嚴峻抗議,烏克蘭內部沖突爆發,最終親俄總統被推翻,逃跑去了莫斯科
而普京非常熟悉美國在背后的這番操弄,一切都是美國搞的鬼,對此普京給予了最直接的還擊:出兵,吞并克里米亞
2014年克里米亞遭到一群沒有任何標識的士兵入侵,但全世界都知道他們是誰
普京的強勢回應極大震撼了美國,美國再次誤判普京,又一次“沒想到”他敢做到這一步
但吞并克里米亞并沒結束,很快俄羅斯在烏東開辟了新戰場,烏東“內戰”爆發
美國出牌推翻烏克蘭親俄政權,普京出牌吞并克里米亞,現在牌又扔回了美國,該奧巴馬出牌了
奧巴馬打電話給普京,質問普京為什么要吞并克里米亞
而普京給的回應是,裝傻
普京回應奧巴馬:你到底在說什么啊?我聽不懂你說的話
布林肯作為幕僚,當時就在旁邊,他回憶說:奧巴馬告訴普京,我們不是瞎子,知道你在做什么
但普京根本不把奧巴馬放在眼里,他繼續加大針對烏東的行動
面對普京的言語上裝傻,行動上強硬,美國內部迅速分裂成兩派,一派是以副總統拜登為首的強硬派,另一派是以總統奧巴馬為首的克制派
拜登告訴奧巴馬,你要馬上給烏克蘭送武器,包括防空飛彈,反裝甲炮彈,以及間諜衛星的支持
CIA局長,國防部長等人,也支持拜登的建議,要強硬回擊普京
CIA局長說,普京就像學校里的惡霸,你退縮只會被欺負的更慘,只有勇敢出拳,狠狠揍惡霸一頓,他才會知難而退
但作為總統,奧巴馬顧慮重重,因為奧巴馬根本就沒有把俄羅斯放在“首要敵人”的打算,他甚至不想和普京打交道
奧巴馬的重心一直在重返亞洲,在組建TPP圍堵中國,所以一旦美國大力援助烏克蘭,等于完全摧毀了奧巴馬搞了那么多年的重返亞洲
最終奧巴馬力排眾議,將拜登等一票官員的強硬意見給擋了回去,他決定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奧巴馬對普京放最狠的話,但實際上他阻止美國去支援烏克蘭,只是對俄羅斯實施了不痛不癢的經濟制裁
奧巴馬的軟弱,讓拜登難以釋懷
普京,贏了
2016年特朗普“意外”贏得大選,這個意外可以說是普京的“意外之喜”
“意外”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美國那邊一直認為,普京干預了2016年總統大選,幫助打擊了對俄羅斯一貫強硬的希拉里
畢竟希拉里在當國務卿期間所表現出的強硬態度,一點不亞于拜登
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柏”說:2016大選期間,俄羅斯黑客使用了種類繁多,強度極大的手段來干預美國大選
其中包括大量散播民主黨的虛假信息,很多水軍偽裝成美國用戶,給民主黨刷差評,帶節奏,同時推特上出現海量的機器人大軍,自動發帖,自動點贊,自動回復,營造一種民主黨要讓美國完蛋的景象
在看過關于特朗普的詳細簡報后,普京評價特朗普:聽起來,他好像是我們中的一員
特朗普崇拜威權主義,崇拜強權人物,對于圍堵和肢解俄羅斯毫無興趣
特朗普也很樂意成為普京的朋友,在當選后特朗普說:普京非常客氣的打電話給我,祝賀我贏了
站在普京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勝利不光是減輕美國對俄羅斯圍堵和肢解的勝利,更是美國內部嚴重撕裂,美國衰弱的勝利
因為特朗普,美國人加大內斗,美國人斗美國人,美國人打美國人,美國人殺美國人,在普京眼里,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美的風景線嗎?
而和特朗普的會面,普京一改以前對待克林頓的輕蔑,對待奧巴馬的歧視,他對特朗普格外友好
特朗普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說:普京知道,俄羅斯的機會來了,那個能恢復俄羅斯帝國的,他一直在等待的機會,普京會用盡全力的去追求它
并且根據博爾頓觀察兩人的會面,他認為:普京看特朗普,就像看傻子一樣
特朗普張牙舞爪,語言犀利,不斷搞事,但實際上他就是個怯懦的,沒有大志,只想占點小便宜的小丑
特朗普為什么總是崇拜“硬漢”,恰恰因為他自己的內心,是個懦夫
公開會面結束后,特朗普和普京私下又談了兩個小時,而且還違反慣例的,沒有任何助手在場
因為根據慣例,這種高級別會談必須有助手在場,需要記錄總統與他人的會談內容,這是為了避免總統出賣國家利益,也是為了未來在國會好調查和審查會談內容
可特朗普私下與普京會面,繞開監督機制,這樣就沒人知道他到底和普京說了什么
2025年特朗普再度當選后也是用的這方法,他繞開美國國務院,直接指派私人特使維特科夫(左),去莫斯科和普京單獨見面,沒人知道他和普京在私底下,有什么交易
前特朗普時期的官員評論:普京,像拉小提琴一樣玩弄特朗普
會談結束后,特朗普加大質疑北約的步伐,他不斷認為北約無用,北約是美國的累贅,北約要么大幅提高軍費,要么解散算了
特朗普這種持續性的對北約的質疑和攻擊,最終讓法國總統馬克龍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北約腦死亡論”
而北約腦死亡是普京樂見的,那時候他還沒入侵烏克蘭
此外特朗普在各個場合不斷重復普京的話:烏克蘭格外腐敗,烏克蘭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
這搞得美國媒體一片狐疑,特朗普到底都是從哪聽到這些話的?白宮人員,又怎么可能對特朗普說這些話
后來前白宮人員解密說:特朗普那些罵烏克蘭的話,都是從普京那里聽到的,是普京每次在電話里都對特朗普重復,烏克蘭連個國家都算不上
而特朗普乖乖的在鏡頭前,重復普京告訴他的話
但2020年又出現了一個“意外”,特朗普落選了,拜登當選,但落選的特朗普卻創造了一個“意外之喜”
2021年1月6號,國會山暴動發生,這起標志性事件不光對美國自己,更對全球造成了深遠影響
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孱弱的,內亂的,聲譽低下的美國,特朗普拒絕承認敗選,他的支持者攻入了國會
美國的霸權,正在坍塌,美國已遠不像2001年小布什時期那般“一超獨霸”
這個清晰信號,堅定了普京冒更大險的決心,即便2021年總統已經是他最厭惡,也最厭惡他的喬拜登
2021年6月,兩位老對手在赫爾辛基再次碰面,都是老狐貍,都知道對方心里在想什么
兩人都是冷戰時期的產物,都用冷戰思維和冷戰眼光看待對方,他們是舊時代的冷戰體系,在新時代的延續
拜登挑唆戰爭,以烏克蘭為餌,引誘普京入侵
普京清楚拜登的陽謀,主動入局,入侵烏克蘭
因為在普京心里,全面拿下烏克蘭的計劃至少2012年就有了,為了拿下烏克蘭普京籌備了十年
拜登的挑唆,反而給了他一個最好的入侵借口
在普京眼中天時地利人和,皆在
天時,美國衰弱,兩黨黨爭前所未有的激烈兇猛
地利,烏東已經打了多年,全面入侵的裝備、補給、后勤已經完備
人和,拜登在奧巴馬時期就是他的手下敗將,這次一樣會輸
而拜登,也終于執行了他在奧巴馬時期就一直想做的事,全面支持烏克蘭,為烏克蘭提供大量資金和軍事援助,去削弱俄羅斯
雖然現在看普京閃擊烏克蘭失敗了,把俄羅斯拖入長期戰爭是一個錯誤
但2021年的普京不會認為"拿下烏克蘭"有什么問題,因為從2008年他第一次進攻格魯吉亞開始,他就一直勝利,美國從未拿他有任何辦法
而對于和他打交道的那五位美國總統,從克林頓到拜登,普京也一直采取藐視態度
普京一直在贏,一直在藐視,他又怎么會認為“烏克蘭戰爭”會輸呢?,這是歷史經驗和歷史慣性告訴他的道理
但問題是,普京對美國算了一萬步,但卻沒給自己內部“算過賬”
1小時22分速通烏克蘭,這個廣為人知的梗,在戰爭剛爆發時沒多少人懷疑,因為兩邊力量對比太懸殊,烏克蘭是歐洲墊底的窮國,常年國力衰敗,經濟混亂,怎么可能是俄羅斯的對手
但俄軍的戰斗力和戰斗意志,在基輔保衛戰時讓全世界看到一場笑話
所以普京“算了美國一萬步”,卻沒有算自己內部一步,以至于快速閃擊戰,打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國力消耗戰
這是全世界很多專家沒有想到的,更是普京自己都沒想到的,千算萬算,俄國軍隊的腐爛和孱弱他沒有算到
而普京與美國總統們的故事,至今仍在繼續,2025年特朗普重回白宮,他幻想著借助以前和普京的好關系,24小時解決俄烏戰爭
但特朗普卻不知道,普京一直把他當傻子看,誰會給一個傻子面子呢?
現在特朗普都已經不怎么提俄烏戰爭了,洛杉磯的火都已經嚴重到要派國民警衛隊和海軍陸戰隊過去了
美國,依舊在衰弱
俄羅斯,也因這場戰爭而持續衰弱
未來2028年就算換個新總統上臺,美國和俄國這兩個世界大國,相互敵視,相互藐視,相互消耗的宿命也將一直持續下去
這是美國和俄國的“纏斗死局”,兩國不斷相互消耗國力,而這對誰最有利,不言自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