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次WTT薩格勒布站女單四強出爐之后,我腦子里第一個想法其實不是“誰贏誰輸,而是——國乒和日本隊,在這種國際賽場上碰頭,已經變成一種常態了。你沒法回避,大家都得硬著頭皮往前打。其實張本美和這次輸給隊友長崎美柚,沒進四強,也蠻讓人感慨:你說是她狀態不好,還是日本隊現在的內部競爭真有點卷?反正結果就這樣,接下來就是半決賽兩場中日對撞,戲碼挺熟悉的。
## 這屆四強怎么來的,不是新聞,還是得交代兩句
石洵瑤和劉煒珊,這兩位國乒小將,分別戰勝了徐奕和王曉彤,算是隊內“廝殺晉級。日本那邊,長崎美柚擊敗了張本美和,大藤沙月拿下錢天一。四強名單一出來,上半區石洵瑤對長崎美柚,下半區劉煒珊對大藤沙月,說白了,就是國乒打日本,沒啥懸念。
但你要真說每場球都“國乒穩贏,我覺得也懸。你看石洵瑤那場打徐奕,比分一度拉鋸得很厲害,尤其第四局,9比9平,徐奕賽點,石洵瑤能頂住,12比10拿下來,最后決勝局11比2才算穩住。這種球,真沒法提前說誰穩贏。
## 這批國乒女單,和日本隊的年輕人,氣質不太一樣
其實我一直挺關注現在國乒女單這批00后小將。石洵瑤、劉煒珊包括王曉彤,她們身上那種“從小就是體系里捏出來的感覺很明顯。打球思路還是以安全、扎實為主,遇到變數多、節奏快的球,有時會有點不適應。你像石洵瑤這場,前期領先,突然被徐奕一波反超,節奏一亂,上下波動就特別大。這種事,其實在年輕隊員身上挺常見的。
而日本隊的這幫人,像長崎美柚、大藤沙月,其實球風更加“輕巧,也說得上是帶著點冒險勁兒。你看張本美和,雖然這次被隊友淘汰,但她最近一年的成長速度很快,日本隊讓她頻繁上場,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給你壓力,讓你學會在大場面下找“自己的打法。這點上,他們的年輕人確實更愿意突破。
## 體系之爭?說大了也不算,說小了也真扎實
半決賽變成“中日大戰,這事兒其實挺能說明問題。國乒的“厚度和“篩選機制依然在,哪怕不是最核心的主力,出來比賽也能撐得住場面。日本隊這批人,明顯就是奔著“趕超來的,每年都有人冒出來,打法越來越有針對性。
但你要說誰的體系更強,我覺得還是得分場合。比如說,國乒選手的抗壓能力和流程管理,還是比日本隊更成熟一些。反過來說,日本隊的年輕人更敢打、敢拼,尤其在比賽膠著的時候,不太怕失誤。這種風格,其實也是整個日本乒乓體系這些年推動的結果,他們不怕你犯錯,就怕你沒想法。
## 誰更值得尊敬?我始終覺得,能堅持走自己的路的隊伍都值得被看見
說到底,國乒和日本隊現在誰也吃不掉誰,尤其在女單這個層面。國乒的優勢還在,但日本隊的追趕也真不是嘴上說說。今年這批半決賽對口,說白了,是“老理兒:國乒想保住頂層,日本隊想沖擊天花板。能打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
我其實更想說,別光盯著比分和“誰進了決賽,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才是長期主義的關鍵。國乒靠的是厚度和傳統,日本隊拱的是新鮮血液和創新打法,誰都沒走“捷徑。乒乓球在亞洲尤其難混,想贏得容易,想一直穩著難。希望大家看的時候,別光看一場球的輸贏,背后的路,其實才最考驗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