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俊洪,河南農村80后,現居德國。大二時,父親意外去世,我靠勤工儉學讀完本科。畢業后,為搏一個大好前程,我兩次進入校園,最終定居德國進入世界百強公司。
經歷過一段婚姻后,我排除萬難娶了一位小11歲的土耳其姑娘。現在她還在讀研,等畢業后我們再要孩子回中國。
我人生的前半段是勵志篇,后半段只想遵從內心,珍惜當下的每一秒,享受生活,悅納自己。
(在土耳其的婚禮)
我1984年出生于河南許昌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善良淳樸的農民,我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小時候家里經濟比較拮據,但父母總是盡其所能地把最好的給予我們兄弟三人。
記得母親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別人家一個孩子嬌(河南方言,疼愛),咱們家三個孩子,我一樣嬌你們,不比別人少。”
記憶中父母都沒睡過整夜的覺。每天晚上我們都上床睡覺了,他們再去忙掰玉米、剝棉花這一類的活計。等醒來時,他們早已下田勞作了,鍋里卻給我們兄弟三人留著熱騰騰的飯菜。
(小學時的我,右邊的那個,那時的我幸福無憂,滿臉的自信)
那時家里只有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每次去鎮上趕集,父親都把我們全家都帶上,回來的時候,又增加了買的蔬菜的重量。
小的時候我總驚嘆,父親哪來的這么大的力氣,現在想想,那應該就是愛的力量!
不缺愛的孩子,天性總是能得到盡情地釋放,生長在農村廣闊的天地,養成了我無拘無束的性格。
上樹掏鳥窩,下河摸魚,這些事可沒少干,但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父母也比較寬容,很少過分斥責。
我們村頭有一棵老榆樹。我常常爬上去,坐在高高的枝丫上,瞇縫著眼睛眺望遠方,好奇著外面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幻想著有朝一日能翻山越嶺去看一看。
1990年,我六歲了,農村的孩子上學普遍比較晚,但父母很重視對我們的教育,就送我去了學校。小學時,我腦瓜子特別靈活,接受知識的能力很強,成績總是排在班里的前三名。
每次拿獎狀回家,父親都會獎勵給我一顆糖果。父親是個農民,說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卻用這種最樸素的方式,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唯有努力,才能得到獎賞。
(初中時我和二哥)
上了中學后,我進入了青春期,突然變得敏感脆弱。由于家境貧寒,我穿的衣服幾乎都是哥哥們穿小的衣服。我對此自慚形穢,越來越沉默內向,但也越發用功了。
我深信,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是窮苦人家孩子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
2002年,我以優異成績考進了河南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現在還記得錄取通知書下來的那天,我的父母臉上都泛著驕傲的光彩,我自己也覺得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正向我走來。
沒想到這樣快樂的心情沒持續多久,我上大二的一天,一個噩耗晴天霹靂般將我的世界炸得灰飛煙滅——父親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我無法用語言形容那一刻的心情,深入骨髓的疼痛,讓我無法思想,無法呼吸。
我想著父親在世時的點點滴滴,想著小時候他獎勵給我的那些糖果,甜蜜了我整個的童年,可往后余生,我的生命里只有苦澀,再也感受不到那種甜蜜了。
村上春樹說:“人不是慢慢長大的,是一瞬間長大的。”
那一刻,對這句話我有了切膚的體會。
(我們一家,缺少了父親的家庭總是不完整的)
沒有傘的孩子總要學著比別人跑得更快。家中的頂梁柱倒了,家里所有的負擔都壓在母親一個人身上,我要自立,不能再做母親的負擔。
從那以后,我就一邊上學,一邊做家教等各種兼職。接下來兩年的學費生活費,都是我打零工賺來的。
2006年,我大學畢業了,本來打算考研的。經過反復斟酌,還是決定放棄,我們家當時的狀況,迫切需要我工作賺錢。
也許是我大學時做過各種兼職,履歷上加了不少分,我有幸被許昌市很有名氣的許繼集團錄取,當時月薪5000元。這在十幾年前許昌這樣一個小城市,這樣的薪資水平是令很多人羨慕的。
那時公司里有不少來自德國的同事,他們嚴謹、有條理的做事風格,令我十分欣賞。
不安于現狀的我,漸漸萌生了去德國發展的想法。要去德國,必須先把德語學好,我跟德國同事學到的那點德語顯然不夠,我決定系統地學習一下德語。
(在許繼集團工作時,和德國同事在一起)
2007年,我做出了一個在別人看起來十分瘋狂的事,辭去了許繼集團的工作,來到北京歌德學院學習德語。在那里我與前妻,一個德國姑娘相識相戀了。
畢業后,我覺得時機還不成熟,還需要積累一些工作經驗,于是我去了上海的一家公司。我的德國女友也回了德國,但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系。
2011年,我來到德國,和女友結婚,不久,她又為我生下一個中德混血的漂亮兒子。
可是在共同生活中,我們性格上的分歧漸漸顯現出來,妻子比較喜歡安逸,而我的成長經歷讓我養成了不安于現狀,凡事都要拼盡全力的性格。
就這樣,分居兩地堅守四年的愛情,在走進婚姻后僅兩年的時間,就宣告了結束。
和妻子離婚后,我一時間有些心灰意冷。但為了生計,我還是打起精神四處找工作,沒想到我在國內的那些光鮮履歷,精通英語、德語,還會一些西班牙語。
這些在德國一點用都沒有,一切歸零,我只能從做苦力這樣的工作開始。
(我可愛調皮的兒子)
在手里積攢了一點錢以后,我意識到要提升自己,這樣才能贏得更多的機會。
2015年,我考入德國紐倫堡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讀研究生。沒想到在這里,一切都有了轉機,不僅在學習之余入職赫赫有名的西門子集團,還讓我重新收獲了一份甜蜜的愛情。
在紐倫堡大學,我邂逅了一位漂亮的土耳其姑娘,她比我小11歲,在這所學校讀本科。曾經我一度以為我的內心已經是一潭死水,但是當真正的愛情來臨時,它一秒鐘就會被喚醒。
她叫恰拉,濃黑的眉毛下一雙深邃的眼睛,像兩汪清幽的潭水,令我在和她對視時,會情不自禁地陷進去。我們愛好一致、性格相契,在一起時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恰拉的家庭在土耳其當地算是比較富裕的,她父親開廠,在土耳其有四五處房產。衣食無憂的生活,反倒讓她沒什么金錢概念,她的物質欲望很低,更注重內在的思想修為和精神生活。
(我和恰拉剛認識的時候)
大學畢業后,她要回到土耳其。臨行前,在機場,我一再保證會去土耳其看她,她才依依不舍地去登機。
此后每三四個月,我都會飛去土耳其看她,每次她都會去機場接我,一看到我就會滿臉驚喜地向我飛奔而來,像一個天真的小女孩。
而每次送我走的時候,她都會很傷心,甚至直接在機場嚎啕大哭,我不敢回頭看她,生怕一回頭看見她哭泣的樣子,就沒有了離開的勇氣。
我們戀愛不久,她就向家人公開了我們的戀情,沒想到卻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她的父親是一名虔誠的教徒,思想非常傳統,他根本不接受女兒嫁給一個外國人。
但她跟父親說,只想選擇自己喜歡的,其他的任何附加條件都不重要。
面對恰拉的一意孤行,父親甚至一度斷了她的生活費,想要逼她就范。那個時候我都有了放棄的念頭,是恰拉的勇敢與堅持擊退了我的懦弱,也終于換來她父親的同意。
(我在伊朗)
2019年10月份,我們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回想一路走來的不易,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其實在土耳其結婚也會有彩禮、房子、車子等要求,但他們家都沒有跟我要,我只是支付了婚禮當天的費用。
尤其令我感動與愧疚的是,恰拉婚禮上戴的首飾,都是她偷偷去買的假的。她說這些外在的物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終于能在一起。
我只能在心里默默跟自己說:這樣的寶藏女孩,我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珍惜。
婚后我們選擇在德國生活,我們都喜歡這里的環境:清潔、整齊、安靜。德國人不會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賺錢,而是用來享受家庭生活和外出旅行。
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一下,我漸漸愛上了旅行,甚至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與自由去旅行,我選擇辭去了西門子集團的工作。
在2019年7月份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主要負責將中國產品銷往歐洲各國。由于業務大多是在網上完成,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旅行。
(我和妻子在肯尼亞度假)
這些年,我和恰當的足跡遍布世界70多個國家,頭腦中一些根深蒂固的理念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曾經我一提到旅行,都覺得有犯罪感,似乎只有拼命的工作才能撫平心中的焦慮。
其實弓弦繃得太緊,就容易斷裂,生命的意義更在于享受它的過程,而不是固執地追求一個被世俗認可的結果。
也有人說,旅行就是燒錢。其實所有能用錢做到的事都不值得夸耀,沒錢也能做到的事才叫能力。旅行不是為了炫富,而是為了讓身心在廣闊無垠的天地里得到更好的休憩。
我和恰拉的旅行都是自己做攻略,盡量避開節假日和旅游旺季,我們會提前在網上訂機票、找民宿,有時住宿一晚只要70元,還免費送早餐。
我們一邊旅行,一邊把沿途的風景拍成視頻,分享在網上,只為讓更多人看到這世界的美好。
(我和妻子在德國)
每次旅行歸來,都感覺元氣滿滿,有了更好的狀態去迎接工作與生活。當然旅行的途中不都是美景,每個地方都有窮人與富人。
偶爾會遇見一些穿著破爛的孩子在乞討,我都會給他們一些零錢,雖然也幫不了他們太多,但至少能讓他們感受到這個世界還有溫暖與善意。
在他們身上,我仿佛能看見自己童年的影子,有些人一生都跋涉在去羅馬的路上,而有些人生下來就在羅馬。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只能通過后天的努力,來拉近這種先天的差距。
出國這些年,我也會抽空回國看母親,前兩年曾帶著她去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旅行,母親一輩子吃了很多苦,都很少出遠門,看到她開心的樣子,我既欣慰又心酸,如果父親還在該有多好。
人生總有遺憾,也正是這些遺憾讓我明白了,人要活在當下,不要把想做的事情推到遙遠的未來。因為沒有人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
(我和二哥帶母親在泰國游玩)
我也是一位父親,雖然兒子的撫養權歸前妻所有,但是我會經常去看兒子,陪他玩耍。
在德國,對離婚非常包容,夫妻之間特別注重心靈的相契。如果感情有了裂痕,會很自然地選擇離婚。
不會像國內那樣,以孩子為名將兩個人捆綁在一起,離婚后還會像朋友一樣,也不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恰拉現在還在讀研究生,等畢業以后,我們會考慮要孩子。疫情這兩年沒能回國,非常想母親,想家的時候,恰拉就會買來面粉,和我一起包餃子,但怎么包,都不是媽媽的味道。
但愿疫情快點過去,我就能帶著恰拉一起回國,吃到母親親手包的餃子了。
我是劉俊洪,感謝大家傾聽我的故事。
我人生的前半段很像一部勵志篇,后半段我想放緩腳步,靜靜感受生活的美好。人生如琴弦,亦張亦弛,張弛有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符。
【口述 | 劉俊洪】
【編輯 | 由韁】
真實人物采訪: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真實人物采訪”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