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20師成立獨立旅,旅長的名字公布之后,部隊里面有很多人覺得非常不滿,而之所以會有這么多人有負面情緒,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公布的旅長名字,在那個年代紅軍群體中是比較少見的地主家庭的戰士。
這個人究竟是誰?他最后成功當上120師旅長了嗎?
抗戰時期的高士一
一、地主家庭出身的共產黨
高士一于1895年出生,籍貫河北任丘。其家境優渥,在當時為少見的大地主。家中兄弟四人,他行四,外界皆稱其為高四爺。
高士一幼齡之時,曾就讀私塾數載。其后,他隨二哥涉足社會闖蕩,于見識外界天地之后,亦接觸到些許共產主義思想。
他性格頗為開朗,且好勝心強。當時為國民黨所看重,被舉薦為國民黨政府河北省河務委員,常周旋于官場。其于周邊各縣頗具名望,人脈廣泛。
高士一舊照
高士一早年雖接觸過些許馬克思主義思想,然彼時他未曾想過加入共產黨。直至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華民族抗日情緒日漸高漲。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主統一戰線政策感召之下,1937年10月,高士一和另外兩位共產黨員一起組織了抗日武裝,人民自衛隊第五路,當時他是總指揮。
地主家庭出身的高士一在當時想要投身革命,其實家里面是非常反對的,尤其他加入的還是共產黨,對于家里面的其他的長輩和兄弟來說,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
高士一(左)與王震等人合影
兄弟之間也因為他的革命行動而出現了分歧,不過他的長兄其實是非常支持的,但是他的三哥卻對這件事非常反對,不僅如此,曾經有到高士一家中去指導工作的共產黨員,還曾經被他的三哥軟禁起來。
盡管家里面反對的聲音很大,但高士一自己非常明確自己要走的路,他堅定不移的選擇了共產革命的道路,并且在抗日這件事情上非常積極,出錢出力。
當時他們所成立的第5路軍發展是非??斓模?938年2月份的時候,第5路軍人員已經擴展到了3000多到4000多人,但是經費開支卻比較艱難。
抗日武裝力量
在那個年代,共產的非常貧窮的和國民黨軍隊完全不同,武器設備都最為落后,資源補給這些都為遠比不上其他的軍隊。
第5路軍遭遇經濟困境后找到他,他身為當地頗有名望的地主家庭之子,亦捐獻了不少錢財。
但是想要解決真正根本性的問題,這些錢仍然是杯水車薪,于是黨組織動員高士一出面召集當地的地主紳士進行座談會籌款。
召集籌款
高士一為了組織的經費,努力游走,并且自己帶頭捐了5000大洋。其他參加會議的地主也基本都捐了一兩千的大洋,還有少部分地主,更是在高士一的游說之下捐了不少糧食。
二、受爭議的旅長
要論功績,高士一在抗日革命的過程當中,為組織所做的各項行動絕對是當得上英雄二字的。他無愧于自己的黨員身份。1939年,120師組建獨立旅時,組織認定高士一是極為合適的人選。
當時組織有不少高層人員,經過綜合考量之后,都認為可以讓高士一擔任獨立旅的旅長,但是部隊里面很多人卻感到不服氣,高士一在抗日當中表現很出色,但他個人地主家庭出身的背景,仍然有不少人對他有質疑。
高士一全家福
尤其是當時部隊里面有很多人覺得共產革命軍都是普通家庭,甚至是貧下中農家庭出身的,像高士一這樣的大地主,并不適合在共產革命軍當中身居高位。
但高士一自己本人并不在乎外界這些風言風語,接下任命之后,在部隊當中仍然是盡心盡力的為黨組織努力工作,也成功的用自己的實力打消了大家的質疑。
毛主席送給高士一的簽名照
日軍投降以后,他獨自調離第一旅,先后擔任晉綏軍區后勤部副部長和陜西省交通廳廳長等多個職位,在工作當中表現極其出色。
“英雄不論出處”,此語用于高士一身上再合適不過。他雖出身地主家庭,卻一心向黨的。其對國家和黨組織的貢獻,不遜于任何共產黨人,這樣的人不應因出身遭受質疑。
信息來源:
致敬·雄縣紅色人物|從紳士到將軍——高士一
2021-04-21 23:12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