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2026年開始征收單身稅,每人每月交200到1000日元補給有子女的家庭
近段時間,關于日本疑似將于2026年開始征收單身稅的事鬧得沸沸揚揚,消息一發出,不僅日本群眾側目,也引起了國內網友的討論。
據了解,日本政府計劃將從2026年開始實施一項名為“兒童保育支援基金”的政策,這被媒體和民眾稱為“單身稅”。
實際上,這不是專門針對單身人士的稅種,而是對所有繳納公共醫療保險的人(包括在職員工、個體經營者和外國人)征收的一項額外費用,用于補貼育兒家庭。
但無子女群體無法直接受益,實質形成了“單身稅”的效應。
該政策于2024年6月通過《改正子ども?子育て支援法》,預計于2026年4月正式分階段征收,2028年全面實施。
關于征收標準:征收金額將隨年份提高。
到2028年,年收入200萬日元(約9.3萬元人民幣)的人每月需繳納350日元;年收入400萬日元(約18.5萬元人民幣)的人每月需繳納650日元;年收入1000萬日元(約46萬元人民幣)的人每月需繳納1650日元。
換算成人民幣,年入46萬的人每年約交550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雙職工家庭夫妻雙方均需繳納,個體經營者則按照收入比例征收,略低于在職員工。
日本政府計劃到2028年確保每年少子化財政資源達3.6萬億日元,其中1萬億日元將通過該支援基金提供。
至于實施這一政策的目的和資金用途也很明確:
首先是為了應對“少子化危機”。
2024年日本新生兒數量跌破70萬,出生率跌至1.2以下,打破歷史記錄!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預計到2070年,日本人口可能從目前的1.2億銳減至8700萬。
同時,日本未婚率大幅上升,2020年男性終身未婚率已超過25%,女性接近20%。
資金方面:到2028年完成籌集1萬億日元(約462億人民幣)的目標,用于——
擴大兒童津貼(每個孩子18歲前累計可獲146萬日元,約6.8萬人民幣);補貼生育費用、保育設施及雙職工家庭支援。
該政策一經公開,迅速在群眾中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日本共同社的調查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對此表示反對。爭議焦點在于公平性問題,單身人士和沒有孩子的家庭認為這是在為別人的孩子買單,而自己無法從中受益。
網友直言:“我自己生活艱難,為何要替別人養孩子?”
普遍認為這一政策實為變相懲罰不婚不育者,而且現行稅制中已婚家庭已經享受了“配偶控除”等減免政策,進一步加劇不公。
當然還有一部分支持者,他們認為高收入單身群體可支配收入較高,應當分擔社會育兒成本。
其實,日本實施這一政策的初心大家都可以猜到,政策考慮點在于許多經濟條件較好的單身族沒有家庭負擔,相比育兒家庭,他們的可支配收入相對寬裕。
但是政府解決少子化問題不應只靠征稅,而應從根本上解決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愿生育”的現實困境。
所以,大部分人對這一政策效果持懷疑態度,畢竟“少兒化”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壓力與婚育意愿低迷,而非資金不足。
比如年輕人收入不穩,約75%未婚者與父母同住。
日本這一政策基本照搬歐洲模式,但嚴重忽略了本土社會結構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法國高額補貼(生三胎每月可獲7000元)也僅僅維持生育率1.8,且依賴移民,所以政策是否可行依舊是個未知項。
很快,關于這一政策在日本和國內引起了討論。
日本國內:單身者抗議“隱形歧視”,擔憂加劇生存壓力;部分人甚至揚言“反復結婚離婚避稅”。
中國網友關注:羨慕育兒支持力度,但擔憂類似政策可能移植國內。
歸根結底,年輕人需要的是“敢于生養”的社會環境(如穩定就業、住房保障),而非稅費轉移。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