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很喜歡的一句話:“去歲千般皆如愿,今年萬事定稱心?!币馑际侨ツ甑氖虑椋械南M寄軌蜻_成,今年的所有事情都能夠稱心如意。
這句話,若僅被理解為對順風順水的祈求,便失卻了它背后深邃的智慧。
現實世界自有其紋理,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從不因人的祈愿而改變軌跡。
執著于讓外部世界完全符合心中藍圖,無異于追逐水中月影,徒增焦灼與無力感。
那么,所謂“稱心”,究竟指向何方?
王陽明曾點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p>
這句話點醒世人:外部世界的“顏色”,并不全然獨立存在,它被我們“看”的方式、被我們心靈的濾鏡所塑造。
世界并非冷硬不變,它隨我們心念流轉而變幻色彩。
“稱心”的關鍵,絕非外境必須順從我們的意志,而在于我們這顆心本身是否澄澈、是否自主、是否擁有在紛繁世事中依然保持“如如不動”的定力與智慧。
這“心”便是那把丈量“稱心”與否的尺子,也是我們回應世界的最終依據。
當我們的心被外界的風雨輕易裹挾,被得失的塵埃所蒙蔽,被他人的褒貶所左右,即使偶有順境,那份所謂的“如意”也不過是脆弱易逝的泡影。
外境稍不如意,內心便天崩地裂——此心被外物所“稱”,又如何能真正“如意”?
真正的“稱心”,是內心擁有一種超越外境起伏的自主性。
當這顆心經過磨礪,逐漸能夠不為外物所擾、不為情緒所困,即使面對不期而至的風浪,也自能如磐石般安定,如明鏡般澄澈。
此時,無論外境順逆,我們皆能從中汲取力量、感悟智慧,那份內在的“稱心”便如深泉汩汩涌出,不為外物所奪。
這并非消極地屈從于命運,而是一種主動的、深層次的內心轉向。
將目光從一味要求世界符合心意,轉向打磨這顆能映照并轉化世界的心。
當我們的心足夠強大、足夠智慧,便擁有了在“不圓滿”的現實中創造“圓滿”感受的能力——如同溪流匯入大海,無論途徑多少曲折,終能坦然融入那更宏大的生命韻律中。
新的一年,“萬事定稱心”的祝福,其深意恰在于此。
它并非承諾一個沒有波折的坦途,而是邀請我們開啟一場內心深處的修行:鍛造這顆心,使之成為能在任何境遇下都能自主、澄明、堅韌的力量之源。
當我們的心真正強大到能如如不動,外境的風浪再喧囂,也無法動搖內心的那份寧靜與篤定。
此時,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每一年都將是“稱心如意”的好年景。
所謂稱心,不是外物皆順我意,而是心念已安如磐石。當心已如如不動,則何境不可稱心?何年不能如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