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4日下午2時27分,河南焦作市溫縣公安局接到報警,有人發現在紫黃路上停放著一輛轎車,車內有一具男尸。
警方立即組織專案組趕赴現場。現場所停的轎車是輛吉利,車主是家住鄭州市金水區新村北街金玲廣告有限公司的經理李長亮。死者是一年輕男子,尸體僵硬地橫在前座上,姿勢扭曲,表情痛苦。經法醫鑒定,死者系被他人扼頸、勒頸后機械性窒息致死。
那么,死者是誰?他和車主是什么關系?
警方開始尋找李長亮。可是,無論怎樣撥打他的固定電話,都無人接聽,而手機則處于關機狀態。
不久,鄭州方面傳來消息。據李長亮的鄰居講,從9月30日夜到案發期間,就沒見他露過面。難道,這個李長亮平白無故就從人間消失了?
李長亮的確“消失”了,因為經證實,他正是躺在車里的這個死者!據查,李長亮平時作風良好,與人為善,并沒有與人結下什么怨。那么,會是什么人下此狠手呢?
警方立即進行排查,發現張寺村第9居民組的青年馬瑞豐有重大嫌疑。他的右手手背上有傷痕,且對傷痕來歷不能自圓其說。經受了政策攻心之后,馬瑞豐交代了犯罪事實。案發五天后,同犯姚永、馬賓也被緝拿歸案。原來,他們抱著劫財的目的,以沒錢打車,請求“搭載”為名攔下了李長亮的車;李長亮出于同情,十分熱情地答應捎帶他們一段路,沒想到一時的好心竟惹來了殺身之禍,上演了一出現實版本的“農夫與蛇”的悲劇。
案件雖已告破,卷宗上關于案犯的資料記錄卻顯得格外刺眼而令人心痛。三人中年齡最大的姚永只有19歲,還是一名職業學校的學生。據老師和家長反映,姚永平時是個品學兼優、懂事上進的好孩子,誰也不會把他和“搶劫殺人犯”這種字眼聯系在一起;而且,他并不是一個追求物質享受的人。
那么,他為什么會走上犯罪道路呢?
鄭州交通職業學院。姚永懶洋洋地趴在宿舍的床上對著一本書發愣。正值國慶長假,同學們上網的上網,逛街的逛街,回家的回家,會女朋友的會女朋友……只有他還在這里“刻苦鉆研”技術性難題。
難道18歲的青春年華就這么“老氣橫秋”地被消磨掉嗎?姚永暗自為自己難過。可是能有什么辦法?他來自農村,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莊稼人,家里收入本來就不多,再供他這么一個學生就更拮據,每個月只能給他150元生活費,吃飽吃好都成問題,哪像人家城里的孩子動輒千八百地拿著,到處瀟灑。
姚永嘆了口氣,翻了翻書,突然聽門“當”地一聲被踹開了。他在心里問候了聲踹門人的老娘,扒拉下眼皮兒,瞅著破門而入的“賊子”——馬瑞豐。
馬瑞豐和姚永是老鄉,一個村的,從小就認識,關系不錯,也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當然除了這些,共同的“一窮二白”也讓哥倆走到一起來了。
“哼,那群家伙,天天就知道泡網吧,買東西,下館子,也不說多看看書。”馬瑞豐撇著嘴說。
姚永給了他個鄙視的眼神。“
怎么了,不是嗎?”馬瑞豐梗著脖子,“咱好歹也是班干部,他們考試過不了不是還得去煩我?”
姚永晃了一下腦袋,繼續低頭看他的書,絲毫沒有“領會精神”的大徹大悟。
“哎——”見姚永沒響應,馬瑞豐鬧革命的老臉頓時漾出一些喜氣,“別學習了,咱也出去玩會兒吧。”
“這悟空的臉變得可夠快的。”姚永心想,不由得扔下書,對馬瑞豐說,“怎么,你要請客?好啊,正好我沒錢吃飯了。”
“哎,本來想蹭你飯呢。好人不長久,禍害幾千年啊。”馬瑞豐意味深長地嘆了口氣,“像咱們這么勤學的人偏偏受窮,那群家伙偏偏富貴,真沒天理。”
“那又能怎么樣?咱又不偷不搶的。”姚永哼了一句。說實話,他們打心眼兒里瞧不起那些平日里吊兒郎當又窮顯闊的人。
“哎,你說咱們去搶點怎么樣?”馬瑞豐一臉神秘。
“去你的吧,哈哈。”兩人笑打到一起。
不過哥倆都覺得搶也并不是沒有可能。干笑一會兒之后,他們的眼神突然變得復雜起來。他們驚恐地發現,邪惡的念頭一旦植入大腦,竟然會自己生根發芽。
錢確實是個好東西。可是如何弄到錢也確實是個問題。
姚永覺得自己真是太窮了,日子過得真是了無生趣。按說18歲也成年了,自己連個手機都沒有,說出去真是無地自容。可是,能有什么辦法呢?跟家里要錢揮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是要不出來,一向疼愛自己的父母就算日子再苦,也會滿足兒子提出來的種種要求。可姚永是個懂得心疼人的好孩子,他不愿意跟常年辛苦的父母開口。自己賺去?要是賺得來,現在還能在這里嘆氣!·
要說賺錢這個事情,姚永還真是早就動過心思,而且付諸過行動的。
升上初中的時候,姚永看到同村一般大的孩子相繼輟學,也動了這個念頭。十五六歲的孩子,正處在青春叛逆期,任憑父母怎么勸說,他就是一門心思想到社會上掙大錢。直到初三那年,姚永成功逃出了學校,懷著賺錢的夢想,踏上了自以為前途無量的打工之路。
顯然,他不是上帝選擇的李嘉誠第二。輟學后,他先是給村里的一家鞋廠打工。短暫的新鮮和興奮之后,他陷入了無邊的枯燥和艱辛。真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兩年后,姚永主動向家人提出,要重新返回課堂。現實的殘酷使他深刻地認識到,唯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然而,他卻只猜中了人生的開頭,沒有猜到結局。
工作失意的姚永來到鄭州交通職業學院,學習自己喜歡的汽車運用專業。他的學習目的很明確,就是出去開個汽車維修廠,掙大錢。由于學業并不緊張,姚永對汽車構造、液力傳送等專業知識技術又有鉆研勁兒,學習任務對他來說倒是輕松愉快的。除了正常的上課,閑暇時間他就到圖書館轉轉,看看電子一類的書籍,再不就是玩玩撲克牌。他是有口皆碑的好學生,更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
姚永和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不喜歡上網。這個“另類的”80后覺得上網既費時間又費錢,有什么用啊,還不如把那份心思用在多學點技術上呢。
這個勤學的男孩兒最大的愛好就是組裝東西。在家的時候,他總是把收音機拆了裝,裝了拆,終于讓收音機提前退休。不過,幾經操練之后,姚永對自己愈發有了信心。如果說在讀專業的第一年自己還是個沒有航向的小船的話,第二年他就已經找到了希望的燈塔。姚永暗暗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
姚永說到做到。他學習很認真,生活也很節儉。可是,面對與同學的貧富差距和充滿物質誘惑的世界,正處于心理轉型期的他逐漸迷失了方向。
在班里,姚永學習成績不錯,當然拮據程度也數一數二。每月那寒酸的150塊錢,令他與需要用錢的各種娛樂活動基本絕緣。剛開始,姚永還沒有覺得錢少點有什么不便,后來真切地感受到“窮二代”和“富二代”在物質方面的巨大差別,再加上高傲的自尊,就與同學有了芥蒂,因此平日里總是沉默寡言形單影只。有一次,姚永想給家里打個電話,可是沒有手機,跟同學借手機用卻遭到對方一陣冷嘲熱諷。姚永恨得直哆嗦,覺得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姚永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有錢!
姚永對錢的追求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根植入腦了,否則他也不能懷著掙錢的美夢輟學打工而后又重返課堂,想要為今后的人生積累更多的資本。姚永努力地克制著自己,他麻醉物質神經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刻苦學習。上完職業學校,他要讀大專,將來還要讀大本。不僅僅是因為老師說了,現在社會上的大本生一抓一大把,讓他產生深重的危機感,更是因為他已經清楚地看到一個事實:知識改變命運,而知識,更可以鋪就一條黃金之路。
可以這么說,在姚永的人生詞典里,求知與斂財是一對具有因果關系的概念。當他埋頭于前者的時候,后者暫時進入了休眠期。但是,欲望之火一經萌生,只要碰上了助燃劑,就會熊熊燃燒起來。這一天,馬瑞豐恰恰充當了助燃劑。·
已是國慶長假,同學們有的忙著買為了慶祝節日折扣打得看起來特別誘人的各色物品,有的相約哪天結伴出游度過這個短暫而愉快的黃金周,有的更是一天到晚不見人影,早不知鉆到哪里提前休假去了……只有姚永和馬瑞豐這兩個窮小子還傻乎乎地待在宿舍里面面相覷。
俗話說飽暖生淫欲,而人一旦空閑下來,也會因無聊而干出一些蠢事的。本來是說著玩玩的“搶點錢”,很快就激起了兩人心底的浪潮——只是去搶點錢,牛刀小試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關鍵是,那樣可以輕松地搞到錢,而且不一定被人逮住,何樂而不為呢?
兩個人越說越是興奮,恨不得馬上找點繩子,做個假手榴彈用木頭削個假手槍什么的過過山賊的癮。但是計劃還是要制定的,當然不能在人來人往的學校里商量搶劫,還是回村時找個安全的地方吧。
二人設想的目標是搶劫出租車司機。這個是發生在別人“看不見”的出租車里,相比攔路搶劫更加“安全”,而且肯定不走空。回到老家后,他們到好友馬佳家里去玩。馬佳聽了他們的神秘計劃后興趣十足,于是“三人特別行動小組”就地成立了,姚永這個學習尖子當之無愧地成為“三巨頭”的核心人物,主要工作是充當諸葛亮出謀劃策。三個年輕人煞有介事地制定起搶劫出租車司機的“作戰計劃”來。
但說心里話,一開始誰都沒把這個事情當真,還以為跟小時候你扮演警察我扮演壞蛋一樣,只是一場游戲。當真的要站在馬路上伸手攔車的時候,他們才有些心驚膽戰了。
可是沒有人說咱們收手吧,別干了,沒有人說出自己內心的恐懼——怕被伙伴嘲笑,怕沒面子。以姚永為總導演的這場戲鬼使神差般就要開演了,只是沒有人料到,劇目變成了“農夫與蛇”。
這時,不得不說一說“農夫”這個角色了。
就在“三劍客”密謀搶劫的時候,李長亮正坐在辦公桌后邊認真地研究著最近的業務數據。他歲數不大,卻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經理,平常忙著跟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連停下來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李長亮是公認的好人品,所以他在競爭激烈的業內頗吃得開,也算這個城市里的年輕才俊。他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朋友圈子越來越大。他是生意人,卻不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為交友之準則,有著生意人身上難得的一份俠肝義膽,常有樂善好施之舉。
說起來,李長亮也是鄭州的無數個外來戶之一,只身漂泊在這個繁華的中型城市,父母都在老家。通常,李長亮有空的時候就會開著他那輛并不算拉風的“吉利”回去探望父母。
這樣的日子一天天一年年周而復始,李長亮的人生也在沒有故事的時光里悄悄流逝。而2005年對李長亮來說注定是不同尋常的,這一年里,身在老家的妻子為他新添了一個千金,也令他多了一份牽掛。
10月4日,國慶黃金周已經過半,忙完商務的李長亮終于可以驅車回家了,他高興地唱起歌來。他想到一家老小就要團聚,想到很快就能看到女兒那張粉團團的小臉,也想到少不了還會聽到妻子半嗔半怒的埋怨……然而,他唯獨沒有想到,這一次,他手攥的,是一張單程車票,腳踏的,是一條不歸之路。
李長亮心情愉快地飛馳在回家的路上。途徑溫縣祥云鎮新洛公路的時候,他遠遠就看見前方道邊有三個人不停地伸手攔車,可就是沒有一輛車肯停下。李長亮想他們怪可憐的,不知為什么沒人搭理。這樣想著,車速不知不覺慢了下來,漸漸向那三個人靠過去。
到了近前,那三人又充滿期待地向他伸出了手。李長亮靠邊停了下來。他看得很清楚了,這是三個學生模樣的小伙子,眉眼間顯出農村人的質樸。
“大哥,我們要回家,能捎我們一段嗎?”其中一個憨厚的小子不好意思地小聲說道,“我們沒有錢……”
他們一臉的期待和躊躇,似乎為自己請求“白蹭車”感到羞愧。李長亮平時就樂善好施,現在越發地心軟。誰都有落魄的時候,更何況是幾個村里的孩子——自己不也遇到過為難事嗎?如果沒有好心人幫忙,當時一定窘迫極了。搭個順風車又能怎樣,能花自己多少油錢,為什么不施以援手呢?李長亮熱心地問他們去哪兒。當三個人說出地名的時候,李長亮說沒問題,正好順路,捎你們一程吧。
這三個小伙子正是心懷不軌的姚永、馬瑞豐和馬佳。他們本想對出租車下手,卻偶然在這個時間來到這個地點,偶然地攔下這么一輛私家吉利,偶然遇到這么一位熱心腸的司機。
姚永坐在車上忐忑不安。他對即將到來的事情了然于胸,心里卻像打翻了醬料鋪,期待與害怕,對錢的無盡渴望與對伸出魔爪的猶豫不決,種種滋味交織在一起,狠狠地拷問著他的靈魂。眼前這個談笑風生的司機無疑是個好人,至少,他沒有現代人普遍的冷漠,而是真誠地給予他們幫助,通俗點說就是對自己“有恩”。難道,真的要對他下手嗎?
三個人各懷心事,但事到如今似乎已經騎虎難下,沒有選擇的余地了。他們相互遞了個眼色,摸了摸腰里藏著的電話線,手心沁出了冷汗。
真的要動手嗎?這個陌生的司機是如此善良。就此放棄嗎?那豈不是半途而廢,不像個男子漢……
車子很快到了他們謊稱的“家”——關肇村口,姚永三人該下車了。當李長亮緩緩地將車停下,準備跟他們道別時,突然,有什么東西緊緊扼住了自己的喉嚨。那是一根線——一根結實的電話線,還有一雙有力的手。李長亮突然反應過來,拼命掙扎,但又怎敵得過三個十七八歲的大小伙子!
短暫的反抗后,李長亮徹底沒了動靜。
驚魂未定的姚永、馬佳和馬瑞豐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伸手摸了摸李長亮的鼻子,一個霹靂在三人中炸開——他沒氣兒了!
三個人立馬傻掉了——他們竟然殺了人,就在剛剛!怎么可能呢,這不在計劃內啊!他們本來想搶點錢就逃跑的,居然失手把人弄死了!
此時心緒最亂的是兩個多月前剛剛過完18歲生日的姚永。他模糊地意識到,如果有一天被警察逮到,自己面臨的會是怎樣的可怕結局。不過,如果自己逃脫了呢?還有,他們的初衷是搶錢,錢呢?
三個人翻遍了死者的衣服、背包,只差把車子掀個底朝天了,卻是一無所獲——這個人怎么這么窮啊!身上除了一部手機,一枚鋼镚兒,連個像樣的紙幣都沒有!
馬瑞豐等罵了聲娘,卻也無可奈何。他們把車和尸體拋棄于紫黃路邊,倉皇逃竄。
逃回家后,姚永寢食難安。他想去自首,畢竟這次犯下的是一個彌天大錯。可是,如果自己進了監獄,學業怎么辦?自己曾經的刻苦努力全都白費了!父母怎么辦?他們一直那么疼愛自己,對自己寄予厚望,又怎能承受兒子淪為殺人犯這個殘酷的現實!姚永痛恨自己的所作所為,卻又追悔莫及。
他想躲,就當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但是,狡猾的狐貍又怎能逃脫獵鷹的眼睛。
一切都結束了。人生之旅尚未開啟,就迎來了最后的審判。
姚永,這個剛剛成年的學生,因涉嫌搶劫罪于2005年11月被依法逮捕,2006年5月被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依法判處死刑。本案中另外兩名同犯分別被判處死緩和無期徒刑。
一審后,三人均提起上訴。姚永和他的家人在痛徹心扉的悔悟中期待生的希望。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本案做出的終審裁定為維持原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