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與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浪潮下,“碳達峰、碳中和” 目標正重塑全球產業格局,國家能源安全戰略持續向縱深推進,農業現代化與智慧科技的融合更是成為大國競爭的關鍵賽道。當這些國家級戰略需求與高等教育的專業建設深度耦合時,一所能精準對接時代命題的高校,往往會成為培養戰略型人才的“黃金搖籃”。
就在湖北,有這樣一所高校正以“專業精度+學科廣度” 的雙重優勢,悄然崛起為區域高等教育的“黑馬”——長江大學。這所由湖北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三大石油公司共建的綜合性高校,成為區域人才培養重鎮。在石油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農學等國家戰略剛需領域,其專業實力直追頂尖高校。
在長江大學的專業版圖中,“國家戰略”是貫穿始終的關鍵詞。這種戰略導向在專業發展成果上得到了充分印證,石油工程、農學等3個專業在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一流專業排名中脫穎而出,躋身“中國六星級專業”,成功入圍世界高水平專業行列。這些優勢專業精準錨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石油工程專業聚焦能源安全,構建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農學專業依托國家級科研成果,深度服務種業與鄉村振興;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緊扣“雙碳”目標,以多學科交叉培育特色人才。
石油工程專業堪稱 “國家能源安全的人才后盾”,依托與中石油、中石化的深度合作,該專業構建起了全鏈條培養體系。這種全鏈條培養體系的根基,在于一支既能教書又能科研的師資隊伍:149名專任教師中,36位教授、65位副教授與133名博士共同構筑起學術高地,讓課堂成為“國家戰略的微縮現場”,有力支撐著專業實力的縱深發展。
以許明標教授團隊為例,今年研發的“高效安全油氣鉆完井工作液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不僅應用于頁巖油氣開發,為油田企業節約成本3.4億元。這些教師既具備深厚的學術造詣,又擅長將“卡脖子”技術的攻關歷程轉化為教學案例,讓晦澀的專業知識在國家戰略實踐中變得可觸可感,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參與該技術的現場實驗,在國家級能源項目中積累實戰能力。
面對 “雙碳”目標,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2020年開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融合傳統能源底蘊與新能源前沿,從地熱勘探到風光發電將前沿,從儲能技術到智慧能源網絡,擁有了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雙重競爭力,培養學子跨界思維和前瞻視野的能力,學生可進入中石油等傳統能源央企,也能投身五大發電集團等新能源企業。
在長江大學的“國家戰略專業矩陣”中,歷史悠久的農學院依托作物學湖北省“雙一流”和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躋身ESI全球前3%的學科優勢,學院創新構建“三型三段模塊化”培養體系,以學生個人成長發展需求和社會對農學專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將學生分成三種不同類型,分三個不同階段、按照三個不同培養模塊,培養具有不同內涵要求和發展方向的人才。這些行動不僅幫助學子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更培養了他們解決農業復雜問題的創新思維,為未來投身農業科研與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專業實力深度對接國家戰略,也體現在亮眼的就業數據上。石油工程學院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承擔多項國家級項目,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大批畢業生成長為油田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和業務骨干;農學院依托與近60家農業企業的深度合作,近年就業率持續保持92%以上,45%的考研錄取率與95%的用人單位滿意度形成雙高態勢,畢業生在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及現代農業企業等領域擔綱重任,讓"長大學農,大有作為"的育人理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職業發展前景。
長江大學用“專業精度對接國家需求、學科廣度培育復合能力”的辦學邏輯,證明高等教育的價值在于為學生提供實現能力落地的土壤,通向能源安全、科技自立、鄉村振興的國家戰場,這匹“戰略型黑馬”正成為考生“用專業定義未來”的務實之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