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訪華,在與周總理會晤時,尼克松突然話鋒一轉,懇請中方放兩人歸國......
這兩人是何身份?又為何成為了中國俘虜呢?
而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就要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說起。
五十年代,由于意識形態的巨大差異,和朝鮮戰爭的爆發,中美兩國關系差到了極點。
隨著朝鮮戰爭中志愿軍的節節勝利,高傲的美國人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中國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脆弱,依靠武力征服是不現實的。
既然武力不行,那就上一些陰招,而依靠安插間諜從后方摧毀敵人是美國最擅長的陰招。
接到上級命令后,美國中情局從全世界召集了一批朝鮮族民眾,將他們訓練為精銳的特工后,再大規模投放到東北地區進行破壞。
然而,此時的美國中情局并不是一個成熟嚴謹的組織,行動上可以說是漏洞百出,他們的情報很快就被我國的情報部門截獲。
在得到消息后,我國領導人并沒有直接出手,而是在東北地區提前做好防備,準備來一個將計就計,放長線釣大魚。
1952年的一天,5個穿著志愿軍服飾的可疑男子在一些地方閑逛,其中還有軍事區,很快引起了東北方面的注意。志愿軍向來軍紀嚴明,哪有胡亂晃悠的習慣,這五個人一定有問題。
在持續觀察一段時間后,這五個人中的一個終于忍不住,窺探東北軍事機密,被早有準備的軍方逮了個正著。
等到了監獄,這個叫李軍英的民兵才知道自己早就暴露,因此也就將事實和盤托出。
順著李軍英提供的線索,軍方逮捕了另外四個人,還繳獲了他們手里的電臺。
利用這個電臺,我國每天向美國發送消息,營造出五個人還沒被逮捕的假象。
在偽裝了幾個月后,終于到了收網的時候,我國通過電報表示,滲透計劃順利成功。
但由于中國方面的封鎖,自己五個人無法撤離,申請美國方面的飛機接應。
美國得知計劃成功,也趕緊派出了兩個精銳飛行員,一個叫約翰唐尼,一個叫理查德費克圖。
11月29號,兩人在漢城起飛進入我國境內,我國人員按照約定好的信號在地面點燃火堆,兩人也沒有多想,當即駕駛飛機降落。
進入到軍事打擊范圍后,兩人駕駛的飛機被直接擊落,兩人也因此被俘虜。
過了約定的時間依然聯系不上兩人,美國方面也意識到,可能是出事了。
由于無法獲取中國方面的消息,美國無法確認兩人的生死,只好暫時按照殉職處理。
1954年,我國正式向兩個飛行員提起公訴,這時美國才知道兩人還活著。
由于培養一個飛行員需要巨額的資金,美國方面希望能要回他們,兩國針對這件事開始了長期的交涉。
一直到了1972年,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再加上尼克松親自開口,我國才同意將兩人釋放。
參考文獻:
搜狐新聞《美國兩特工被囚中國20年 為搭救同事飛機被擊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